一次性告诉你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这3种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提起肿瘤,接下来就会想到“癌症”和“死亡”,胃肠道肿瘤在各类癌症中发病率居前列,其中胃癌更是全球常见病症,在全身肿瘤中发病率位列第4,死亡率位列第2。

所以,面对发病率如此之高的胃肠道肿瘤,也是为了身体健康,我们更应该注意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做到提早预防,或许就能与“癌症”擦肩而过。

胃肠道肿瘤有哪些?主要包括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我们一个一个来了解。

1胃癌的成因及早期症状

胃癌一般都起源自黏膜层、黏膜下层和基层,癌起的位置不同决定了癌症的分期,早期胃癌是指癌细胞侵犯黏膜层、黏膜下层,一般可通过黏膜切除手术治愈,5年存活率高达90%;一旦到达基层或浆膜层,则属于中晚期,治愈率会下降一半;当癌细胞突破胃壁转移到肝脏器官时,就属于晚期,五年生存率不到10%。

根据临床情况显示,胃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地区、遗传和类似疾病转变。

在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山东沿海地区属于胃癌高发区;

家族中直系亲属患有胃癌,也应该引起重视;

另外就是患有慢性胃炎、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也属于胃癌高危群体。

胃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1、上腹部感到不适、疼痛,且短时间内经常发作;

2、胃痛,食欲减弱,吃啥都没胃口,身体乏力;

3、正常餐量下却经常有饱胀感,不时想恶心呕吐;

4、大便发黑出血,尤其是以前没有胃病的老年人,更应该注意;

2结肠癌的成因及早期症状

结肠癌是另一种常见胃肠道肿瘤,发病年龄多在40岁后,而且性别比例较为明显,男女比例为2:1,结肠癌的好发部位一般在直肠、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而肿瘤就生发于结肠内壁的黏膜上,相比于其他癌症,结肠癌从生发到癌变的时间较长,这不但利于医学研究,同时也增大了病人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如今,医学上治疗结肠癌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切除。

结肠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家族史、结肠等相关疾病史、长期高脂肪、少纤维的饮食习惯;

直系亲属曾有过结肠癌病史,则下一代患病几率是普通人的8倍,如果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朋友,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定期做身体检查;

其次,患有结肠类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这些早期病症都会增大患结肠癌的几率;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饮食习惯,流行病学研究表明,70%~90%的肿瘤发病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其中40%~60%的环境因素与饮食、营养关系重大,高风险的饮食习惯主要是高脂肪、高蛋白摄入,缺少纤维素。

特别喜欢顿顿吃肉的朋友,不爱吃蔬菜水果的朋友,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结肠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1、腹部不适(总有胀胀的感觉),腹部隐隐作痛;

2、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同时,食欲减弱,吃啥啥不香;

3、排便前腹痛,排便后会减轻,有时候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4、排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加,便便中会出现点点血迹。

3直肠癌成因及早期症状

直肠癌与结肠癌不可弄混,它们的发病位置不同,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肿瘤长在直肠的黏膜上,并不断变大以致破裂、恶化。我们可用更通俗的方式分类,一般分为中高位直肠癌与低位直肠癌,这是基于一定医学理论的,首先,中高位直肠癌在治疗时可保住肛门,不影响生活质量,而低位直肠癌牵涉到是否可以保肛,且术后的复发几率大于中高位直肠癌。同结肠癌相似,直肠癌患者年龄多在40岁左右,男性患者比例大于女性。

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饮食习惯不合理、直肠息肉病变、遗传因素等;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提升,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改变,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类食物吃得过多,而纤维吸收过少,是引发癌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直肠肠壁、黏膜上出现息肉,如不及早改善治疗,极有可能演变成肿瘤;

遗传因素,即直系亲属中有直肠癌病史,在流行病学学的研究中显示,遗传因素下的患病年龄有靠前的趋势。

直肠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1、排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加;

2、排便过程伴有出血情况,一般很容易误认为是痔疮;

3、腹部微微疼痛,腹泻。

4提早发现胃肠道肿瘤,该做哪些检查?

1、当发现大便有出血情况时,可做血常规、大便潜血检查,若检查出大便潜血呈阳性,即说明消化道出血,应该继续深入检查,不可轻视,尤其是老年人;

2、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以了解消化道的情况,这需要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

3、电子胃镜、肠镜检查,可以查看胃肠道黏膜的情况;

图文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敬意

如有侵权请联系

医院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yf/51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