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dquo儿童过敏源检测rdq

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第一、是否推荐对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foodprotein-inducedproctocolitis,FPIP)等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患儿做过敏原检测?

??不推荐对仅有直肠结肠炎症状(如便血、腹痛、腹泻)提示为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患儿做过敏原检测;推荐对同时存在IgE介导的过敏症状,如皮疹、呕吐、咳喘、鼻炎和结膜炎症状或发生过急性过敏反应的患儿做过敏原检测!

???FPIP曾被称为"蛋白不耐受",是婴儿期便血的常见病因,在饮食中排除可疑食物抗原后,症状即可缓解。该病通常发生在出生后几周内,多在婴儿期后期缓解。FPIP是非IgE诱导的食物过敏,SPT和血清特异性IgE(allergen-specificIgE,sIgE)检测都是针对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因此不能协助诊断。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推荐如果怀疑儿童存在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应尝试回避疑似过敏食物(通常持续2~6周),然后重新引入。在回避期间,应该注意其他食物的营养替代。

??第二、不推荐对湿疹患儿常规做过敏原检测;推荐对持续中度至重度湿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做过敏原检测。

??儿科医师经常用术语"湿疹"替代"特应性皮炎(特应性湿疹)"。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湿疹患儿存在牛奶和鸡蛋过敏,但这些食物并不是引起湿疹的主要原因,将牛奶和鸡蛋从食物中剔除,湿疹并没有明显缓解,因此不常规推荐过敏原检测。大部分儿童湿疹经过润肤保湿等皮肤护理后可以得到缓解和控制,顽固、持续的湿疹可能与食物或环境过敏原有关。一部皮肤科医师制订的循证指南不推荐湿疹患者常规进行sIgE检测,但也提到其可被用于鉴别诊断。3岁前儿童的湿疹与食物过敏相关性大。3岁之后,大部分容易过敏的食物已经被耐受,而尘螨有可能是潜在过敏原。

???第三、不推荐对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患儿常规进行过敏原检测。

???儿童急性荨麻疹绝大部分情况下在24h内消退,因此不常规推荐过敏原检测。对于存在明确的诱发因素、在接触过敏原后不久出现的荨麻疹,如果有合适的过敏原检测试剂,可以考虑血清sIgE检测,因该检测有可能明确特定的过敏原,对回避过敏原有指导意义。慢性荨麻疹指反复出现的荨麻疹,几乎每周都有症状,病程超过6周。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自身免疫因素、物理因素、冷球蛋白因素、慢性感染因素、荨麻疹血管炎等,只有极少部分与过敏有关,因此不推荐行过敏原检测。

???第四、(1)医院儿科医师或全科医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儿,将需要过敏原检测的病例转诊至专科医师处理(强推荐)。(2)推荐专科医师对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儿做过敏原检测。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基层儿科医务工作者参与管理。大部分病例经临床诊断、经验性治疗和回避过敏原,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分级诊疗制度正在逐步形成,医院尚未开展过敏原检测,建议初始评估无需完成过敏原检测。鼓励基层儿科医务工作者将需要做过敏原检测的病例转诊至专科医师处理。

???对于转诊的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儿,建议专科医师完善过敏原检测。一项指南建议对持续性哮喘患者评估过敏原暴露的影响,主要评估常见的室内过敏原,如尘螨、动物皮屑、霉菌和蟑螂。对于这类患者,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教育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指导医师开展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immunotherapy,AIT)[23]。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AIT对过敏性疾病有治疗效果。一篇Meta分析评估皮下和舌下AIT的预防效果,发现AIT降低了过敏性鼻炎患者发展为哮喘的短期(2年)风险(RR=0.40,95%CI:0.30~0.54)[24]。另外儿童在出生后最初的两个吸入过敏原季节,很少会出现呼吸道过敏,同时这些季节性吸入过敏原的检测在小于1岁时很少为阳性。

??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zz/82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