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乳杆菌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保护机

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375991.html

嗜酸乳杆菌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保护机制研究

任聪,陈向东**,汪辉,鲍张杰,练家惠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

摘要目的:探究嗜酸乳杆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fatesodium,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菌液组。。空白组正常饲喂,其余各组均给予DS制备模型。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药组灌胃柳氮磺胺吡啶,菌液组灌胃嗜酸乳杆菌菌液。观察小鼠生理变化,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index,DAI)评分,7天后处死小鼠后进行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qRT-PCR)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菌液组和阳性药组体重降低情况显著改善(P0.05),DAI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膜腺体完整度较模型组好,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hosphorylatedcellsignaltransductionandtranscriptionactivator3,p-STAT3)蛋白表达减少。菌液组和阳性药组微小RNA-(microRNA-,miR-)、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基因表达量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uedeletedonchromosome10,PTE),和PDLIM2(PDZandLIMdomain2)基因则较模型组提高(P0.01)。结论嗜酸乳杆菌对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下调miR-表达,进而抑制PDLIM2和PTEN通路,降低IL-6、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改善炎症反应。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溃疡性结肠炎;miR-;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3--0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临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应用以柳氮磺胺吡啶为代表的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1],对大部分轻、中度患者可收获较好的疗效,但对部分患者,特别是长期服药的患者存在易复发和副作用大等缺陷[2],且长期服药价格较高。因此,寻找廉价且副作用小的新疗法成为近年来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益生菌在UC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yf/60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