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肠道疾病溃疡型结肠炎

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多反复发作,慢性病程。腹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多为隐痛或钝痛。一、病因病因不清,主要与免疫机制、遗传有关

病理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多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回肠末段。

临床表现1.症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反复发作。2.体征:左下腹轻压痛,重型病人可有明显压痛。

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出现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重度可有发热)。3.肠外表现: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死)性脓皮病、前葡萄膜炎、巩膜外层炎、口胞复发性溃疡、杵状指。

临床分型轻、中型:左下腹轻压痛,条状包块

重型:明显压痛、鼓肠

五、分类1.轻度:腹泻4次/日,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贫血无或轻,血沉正常。2.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3.重度:腹泻≥6次/日,有明显血便和黏液脓血便,

六、辅助检查1、粪便常规:血便,脓液2、结肠镜:金标准粗糙不平(细颗粒样),充血水肿,浅表溃疡表面覆盖脓性分泌物。

3、X线

七、并发症

中毒性巨结肠最常见

诱因:钡剂灌肠、低钾、阿托品

表现:麻痹性肠梗阻,结肠带消失

八、治疗

水杨酸制剂:5-氨基水杨酸(5-ASA)、柳氮磺胺吡啶(SASP)2.糖皮质激素(最佳)3.免疫调节剂:硫唑嘌呤、环孢素4.外科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yf/59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