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与人体自身的免疫调节异常有重要关系,受到心理、环境、感染和遗传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腹泻,俗称“拉肚子”。症状常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多,大便带血、有黏液,肚子痛,总有便意、排不净的感觉,有人会伴有发热、消瘦等。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也许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治疗,通常给予药物治疗,但往往会反复发作,渐渐严重。因此持续的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十分重要。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又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纤维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量饮食,以减轻高纤维素成份可能给结肠粘膜带来的机械性损伤。
溃疡性结肠炎能够实现临床治愈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炎症反应、对症治疗、加强病人教育、手术治疗。
控制炎症反应:采用的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如5-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吡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口服泼尼松、甲泼尼龙;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反复发作及激素依赖者的维持治疗,但由于起效慢,不单独作为活动期诱导治疗。
对症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给予补充清蛋白;病情严重者要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一般对没有临床指征者,不予应用,对于继发感染者,可采用抗菌治疗。
病人教育:在活动期教育病人充分休息,调解情绪,避免压力过大;急性活动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改为富营养、易消化的少渣饮食,不宜过于辛辣;要按医嘱服药,定期随访,不能擅自停药。
手术治疗:并发大出血、肠穿孔及中毒性巨结肠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千万不要以为像溃疡性结肠炎这样的肠胃疾病没什么严重的,这些并发症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通过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可以让身体更健康,并提高的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