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船买酒赊月色
文图原创/尽色
美食千万条,好吃第一条;看到吃不到,吃货两行泪。
小编去一座城市觅食,通常事先都不做功课。一则是因为懒,有同行的朋友做;二则是时间不允许;三则是假装时间不允许,暗暗偷懒,同时幻想邂逅和意外,经常还能如愿以偿。
这样说有点新晋锦鲤的意思。事实上,锦鲤这次去武汉却不同,施展大法,默默做好攻略:不为别的,只为仰慕已久,想认真地一亲芳泽。
然而,不少攻略里提起户部巷,都是大摇其头,差评一大堆……这就尴尬了。
本来打算把户部巷直接忽略掉,结果,逛来逛去,还是逛到了这里。谁让户部巷毗邻风景区,冥冥中,对吃货有着无形的磁场引力?
这是个用脚投票的时代。寻常不觉得,走到户部巷完全被雷劈般地震撼了:
是的,这不是装置艺术,这不是行为艺术,这个密集得无以复加的东东,是往来的吃货扔竹签的地方,远看就是一头张扬利刺的豪猪。
你说一万个好,或者说一万个不好,都不及用脚投票。春风十里,都不如你。
先点赞后欣赏,先说美食再说感想。所有武汉小吃的品种,你都能在户部巷一一找到,而且摩肩接踵、密密匝匝。
这里的名店名品有: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陈氏红油牛肉面、荆楚汤包、徐嫂糊汤粉、李桃烧麦、谢家面窝、如来福鸭脖粉、鲜鱼糊汤粉、谈炎记水饺……种类齐全得吓人,真正是“汉味小吃第一家”。
即便是新创的小吃如炸鲜奶、炸冰激凌,或是受到热捧的麻小、油炸海蟹、竹筒泰国米饭、爆烤鸭肠、卤味皮皮虾等,也都是成堆码放,经营同类品种的商家,毗邻而售,个个不急不慌,不怕卖不掉的架势。
就算是最挑剔的胃到了户部巷,知名小吃怎能不挨个尝?小编首先翻牌了蔡林记的三鲜豆皮。
武汉的三鲜豆皮可是拿过中国饮食行业最高荣誉“金鼎奖”的小吃。据说,磨制豆皮必须是脱壳的绿豆,馅中的米饭必须是湘产的糯米,而“三鲜”又必须是鲜肉、鲜菇、鲜芛,外加猪心、猪肚、玉兰片、叉烧肉等,这样的精心配置,怎不让人心痒嘴馋?
三鲜豆皮除了原料吸引人,更吸睛的是卖相。
豆皮在平底锅里煎出来,鹅黄的色彩上,覆盖了浅咖色的斑纹,如同美艳女郎又套上了诱惑人的豹纹装……
小编向往武汉的美食,源于一位武汉朋友的嘚瑟。多年以前,他大拇指往后一指说:“武汉的小吃不下多种……”
那一刻,透过密集的口水帘幕,我茫然地看着他大拇指背后的浩渺虚空,心下充满了躁动。
小编是个排骨控,见到排骨走不动路。户部巷的“一根排骨”素有盛名,自然是要打卡的。
这里的排骨非常豪气,一根就有20公分长,完全是一根解千忧、人生复无求的感觉。
一根排骨烘烤要二三十分钟,如果你眼巴巴地看着排骨在滋滋冒油,看着排骨上不多的精肥肉一点点金黄起来,那就是一种煎熬和自虐。趁着这个当儿,小编在隔壁摊子上翻牌了烤鸭肠,这也是户部巷的“当家花旦”。
所谓烤鸭肠,其实就是铁板油炸,食用油必定不好,但是,这里就是吃个热闹,偶尔吃吃又何妨?况且,鸭肠已经浓香四溢,口感却还脆嫩羞涩,端的是绝妙。
户部巷里还有一款新小吃叫“伤心鸭血”,就在老店蔡林记的隔壁。鸭血粉丝汤起源于镇江,但是“伤心鸭血”却是武汉人的独创。
初听这个名字,联想到诸如“郎情妾意剑”“黯然销魂汤”,便去问老板,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老板回答得很爽快:就是辣!辣到人伤心流泪,哈哈!
烤鸭肠吃完,泪也流了,排骨也烤好了。“一根排骨”果然好吃得担心舌头,怕一个不留神把舌头都要咽下肚,看看商家招牌上的“中华老字号”,不由要竖个大拇指。
且慢,户部巷就是这样的搞笑,你走几步,抬头一望,又是一家“中华老字号”,还是做的“一根排骨”……不由要唱出那首歌——“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说到“老字号”,还得说说炒螺肉,想着它不是油炸的,而且含脂量低,便挑了一家去吃,结果,那卤汁调得美味异常,也是好吃得停不下来。
吃街头巷尾的美食,其实不要带有嫌恶担心这、担心那,反而要有诗人的情怀,要带着诗仙李白“将船买酒赊月色”豪情,将进酒,莫停杯。
钱钟书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其实,小编觉得老先生此言差矣,好的美食,吃了便觉得人生有趣,吃得开心了,才会觉得“心上没有挂碍”。户部巷就是这样。
文图原创
手机拍摄
感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