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是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发生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的宝宝主要表现为腹泻及直肠出血等消化道症状,便血以新鲜血丝便多见,有时伴有黏液。医院就诊的原因之一。
食物过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婴儿期是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是小婴儿时期最多见的牛奶蛋白过敏性疾病。多见于奶粉喂养的宝宝,母乳喂养也可出现。症状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但也可能出现在婴儿期的后期。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还可有腹胀、哭闹(肠绞痛),也常合并有湿疹,一般较少出现呕吐。多不影响宝宝的进乳及生长发育。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的宝宝常常有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史,比如父母或兄弟姐妹等亲属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等。
那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宝宝会发生过敏性直肠结肠炎呢?母乳是宝宝天然的食物,是营养学上最优的选择,也是同种蛋白,但母乳中含有来自母亲饮食的食物蛋白成分,其抗原性可以使进食的婴儿发生过敏反应。其中抗原性最强的是牛奶和鸡蛋,其次还包括海鲜、花生、大豆、小麦、豆制品和坚果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宝宝存在过敏性直肠结肠炎,又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1岁以内,尤其是6个月以内生长发育较好的宝宝,如果没有原因的出现哭闹、稀便、黏液便、血便等情况,特别是当宝宝还同时有湿疹时应高度怀疑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的存在。回避饮食有效加上激发试验阳性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如果患儿母亲回避致敏饮食后(通常是2~4周)宝宝上述症状缓解,再次摄入致敏食物后症状复发,即可确诊。
那么发生了过敏性直肠结肠炎要怎办呢?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饮食要绝对回避牛奶、鸡蛋以及其它可疑的能引起过敏的食物。绝大多数宝宝在母亲饮食回避过敏原后,腹泻、便血等症状会有明显的好转。一般需要2~4周的时间。在此期间妈妈要每日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于母亲回避饮食效果不好的宝宝,可以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喂养。这种配方奶是将牛奶蛋白降解为小分子短肽和游离氨基酸,从而降低其致敏性。同时保留的部分抗原性,又可以促使宝宝尽早建立免疫耐受。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怀疑存在过敏性直肠结肠炎,也应转换成深度水解配方奶喂养。如此,大多数宝宝的症状会有明显改善。10%~20%的宝宝症状没有改善,就需要氨基酸配方奶喂养。这种配方奶是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配比制成,因此不具有抗原性。一般情况下,特殊配方奶(深度水解配方奶以及氨基酸配方奶)至少食用6个月,或持续到9-12月龄。但具体可因宝宝免疫耐受建立的早晚而异,应由专业医生进行评定。需要注意的是,因交叉过敏的存在,不建议选择羊奶配方及大豆配方奶。
最后,还要提醒妈妈们注意,婴儿期宝宝发生腹泻、腹胀、哭闹并不少见,原因也很多,不能一概而论,症状较重或持续存在时均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的宝宝也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诊断试验和治疗,同时定期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根据宝宝的免疫耐受情况评估牛奶蛋白再引入时机。
吉大一院新生儿科
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年,现为吉林省规模最大、诊疗技术最先进的新生儿疾病诊疗及转运中心。现有病床张,根据国家卫健委新生儿专科分级管理标准,已达到国家级标准。救治成功最小出生体重克,最小胎龄23周,处于国内领先行列。作为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及吉林省新生儿专科医联盟牵头单位,承担覆盖全省各级县、市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及转运工作。同时为国家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新生儿专科护士实践基地、吉林省新生儿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吉林省妇幼能力提升培训基地。现有医生39名,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学历14人,其余均为硕士学历;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护士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2人。疫情居家期间,如宝宝出现紧急情况,请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防护,迅速前往医院儿科急诊就医。同时医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