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政策与医声医事
1.定了!职工医保可支医院的个人负担的费用
4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改进个人账户的计入办法。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原则上控制在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同时,规范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探索个人账户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的个人缴费。个人账户不得用于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支出。
来源:中国政府网
2.国家卫健委宣布:头孢无需再做皮试
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头孢菌素前都不要求皮试,研究也发现头孢菌素应用前常规皮试对于预测速发型过敏反应无用。近年来,感染、变态反应、药学、护理等多学科专家积极行动了起来,起草相关指导原则,以期推动全国取消头孢菌素皮试筛查试验。
终于,4月13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明文规定,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前,不需皮试,仅两种特定情况除外。一是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Ⅰ型(速发型)过敏史患者;另一种情况是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
指导原则指出:头孢菌素给药前常规皮试对过敏反应的临床预测价值无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均未要求头孢菌素用药前常规进行皮试。
来源:国家卫健委
3.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卫健委回应将彻查,不姑息
4月18日,自称北医三院肿瘤科医生的网友发帖称,很多患者人财两空是由负责治疗肿瘤的医生造成的,原因在于“监督力度缺乏导致某些医生肆意妄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已引发人们对医疗乱象的讨论。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4月19日发布消息回应这一事称,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持续推进肿瘤诊疗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体系,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着力提升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来源:人民日报
4.鄂尔多斯启动HPV疫苗免费接种,有望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消除宫颈癌地区
近日,鄂尔多斯全市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正式启动,各旗县将根据安排陆续开始接种工作,组织本市13~18岁女性免费接种三针HPV疫苗(接种周期为0月,1月,6月),民众仅需缴纳接种服务费,即可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接种,这也意味着,鄂尔多斯将有望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消除宫颈癌的地区。
鄂尔多斯市卫健委妇幼健康科科长王淑云表示:“此次鄂尔多斯全市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的启动,通过科普宣传的方式让广大女性认识到宫颈癌疾病预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是朝着WHO的预期目标进一步靠近的实践,也是鄂尔多斯市着力全面提高本市女性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来源:潇湘晨报
5.名校博士被撤销学位,只因7行文字抄袭及1张互联网图片
近日,日本筑波大学的一名毕业生TakumaHara被撤销了博士学位,起因是学校调查发现其论文中有7行抄袭的文字和一张从互联网上提取的图片,且没有注明来源。校方针对指控展开调查,并对TakumaHara进行了约谈,发现论文中有两个抄袭片段:一处是一张显微镜图片是从网络上调取的,没有注明出处;另一处是在论文的第6页,TakumaHara从年的论文中摘取了7行文字。对此,筑波大学上个月撤销了TakumaHara的学位。
该校调查委员会认为TakumaHara“忽视了一个研究者应该注意的基本谨慎义务”,没有注明文字和图片的引用来源。但校方也承认“该行为的恶意程度很低,学术和社会影响很小”。但学校坚持撤销了其学位,这样的处理结果尽管让人惊讶,但也提醒我们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科学引用,避免不端行为!
来源:iNature
医学前沿
1.研究揭示饮食、肠道菌群及其诱导肠道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的饮食习惯成就了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组(即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组直接影响肠道中促炎和抗炎反应的平衡。近日,发表在Gut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揭示了饮食、肠道菌群及其诱导肠道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定的饮食模式通过促炎或抗炎机制影响肠道内的炎症反应。改变饮食习惯将有助于预防一些慢性病中的肠道炎症过程。
该研究发现,在健康个体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荟萃分析中,61种食物和营养素与61种细菌和种代谢过程有关。总之,动物源性食品、加工肉类、酒精和糖的大量摄入与肠道内的促炎细菌有关;而富含植物性食物的饮食与具有抗炎作用的肠道细菌有关。因此,调整饮食或能有助于缓解体内炎症。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2.40万人大数据揭示:早起、每天睡7~8小时最健康,能大大降低心衰风险
心力衰竭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超过万人,心力衰竭患者5年内死亡率高达50%,作为一种进展型疾病,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
近期,美国杜兰大学陆奇教授团队在美国心脏协会旗舰期刊Circulation发表研究论文。这项观察性研究评估了健康的睡眠方式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共收集到例心力衰竭病例,中位随访时间长达10年。研究团队通过对超过40万人长达10年的跟踪随访,表明健康的睡眠习惯会大大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具体说来,早起床、每天睡眠7~8小时、没有频繁失眠或白天嗜睡的成年人,比不健康睡眠方式的成年人心衰风险降低42%。
来源:生物世界
3.Lancet子刊:武汉大学曾宪涛团队探讨新冠复阳特征及危险因素
有研究发现部分新冠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复阳),引发公众对复阳患者的种种疑问。4月17日,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团队在Lancet子刊EClinicalMedicine期刊上发表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该研究纳入了来源于9个国家的项研究,共计例COVID-19出院患者,包含名复阳患者。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复阳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灶与第一次入院相比有改善或无恶化,病毒载量较低,有一例患者培养出了活病毒,一例患者传染给了其密切接触者。文中讨论了患者可能复阳的原因:一是出院时核酸检测假阴性,二是病毒未完全消除;同时也发现部分患者出院后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因此,建议出院后患者仍需注意个人防护,以减少再次感染和传染的可能性。
来源:生物世界
4.空军军医大学刘雷/贾林涛发现肝癌新的重要调控因子
肝细胞癌(HCC)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是,其潜在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知。3月3日,空军军医大学刘雷及贾林涛共同通讯在MolecularCancer(IF=15.30)在线发表研究文章。该研究发现在肝癌中miR-/miR-a簇被下调,并预示了更好的HCC患者预后。这些miRNA通过靶向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来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和抗肿瘤活性。miR-/miR-a簇和EZH2形成了反馈回路。miRNA簇通过远端增强子过度甲基化被协调沉默,破坏了染色质环的形成和增强子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临床检查表明,该染色质区域的甲基化是潜在的HCC生物标志物。
总之,该研究揭示了miR-/miR-a簇失调控的潜在新机制以及HCC中恶性细胞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之间的串扰,为HCC发病机理和诊断策略提供了新见解。
来源:iNatur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