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经静脉激素治疗起效后的长期结果:意大利多中心研究
文献来源:JournalofCrohnsandColitis,Volume15,IssueSupplement_1,May,PagesS–S
特别声明: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研究背景: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ASUC)的治疗一直存在挑战。如果患者接受静脉注射激素治疗有应答,如何进行适当的维持治疗仍然存在争议。
目前的临床指南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巯嘌呤维持治疗,但这类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IMM)的获益,尚未得到充分证实。
因此,对于接受静脉激素起效(有应答)的急性重症UC患者,有必要探讨不同维持治疗策略的长期结果和差异。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年1月至年12月期间意大利全国14家IBD转诊中心所有住院的急性重症UC患者。
筛选出之前未使用过巯嘌呤和生物制剂,静脉激素治疗有效(有应答)的急性重症UC患者。
静脉激素之后的治疗方案,完全基于主治医师的临床判断选择。
主要结局终点,是UC患者未来需要升级治疗、疾病复发、新的住院和结肠切除手术的发生率。
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避免发生上述治疗结局的累积可能性。通过对数秩检验,分析曲线之间的差异。
同时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接受不同维持治疗方案患者的差异。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名急性重症UC患者,其中名符合纳入标准,男性占61.7%,中位年龄34.5岁。
急性重度UC患者接受静脉激素治疗起效后,维持治疗方案如下:
58.1%(82名)接受美沙拉嗪维持治疗29.8%(42名)接受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12.1%(17名)接受抗-TNF+巯嘌呤维持治疗上述维持治疗的患者,在中位随访48个月之后,疾病结局如下:
68.8%(94名)患者需要升级治疗36.1%(51名)需要再次住院12.8%(18名)接受结肠切除手术在UC急性发作接受静脉激素治疗后的12、36、60个月,保持缓解而且:
不需要治疗升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9.6%、33.3%和23.1%;不需要再次住院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3.9%、67.4%和59.5%;不需要结肠切除手术的患者比例为96.3%、90.2%和88.9%在静脉激素起效后,无论使用美沙拉嗪、免疫抑制剂或抗-TNF药物作为维持治疗,没有观察到差异(对数秩检验分别为p=0.39;p=0.41;p=0.11)。
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后,在使用美沙拉嗪、免疫抑制剂或抗-TNF药物作为维持治疗的患者之间,仍未观察到主要治疗结局的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对于之前未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急性重症UC患者,在接受静脉激素治疗起效(应答)后仍有复发风险,未来仍有较高升级治疗风险。
UC急性发作后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TNF药物维持治疗,未能显著降低药物升级、住院或结肠切除手术的风险
点击回顾ECCO精彩内容:
1.开启精准医疗时代!IBD学术情报官邀您一起加入7月ECCO大会学术之旅
2.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粪菌移植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无效
3.英夫利西单抗会削弱炎症性肠病患者对新冠病毒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4.新型JAK抑制剂Filgotinib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分析:SELECTION研究结果
5.超加工食品可能是导致炎症性肠病的“罪魁祸首”:大型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
6.美沙拉嗪与炎症性肠病患者感染COVID-19后的不良结局无关
7.人工智能评估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严重程度的能力超越人类专家
8.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识别胶囊内镜中的肠道溃疡和糜烂
9.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报告可以反映组织学炎症活动:APOLLO研究中期分析
10.间歇性肠内营养可以维持儿童/青少年克罗恩病长期无药物缓解
11.刚确诊即手术克罗恩病患者的长期病程结果:-丹麦全国队列研究
12.维得利珠单抗诱导治疗克罗恩病14天内的应答和症状改善:VISIBLE2研究
13.炎症性肠病患者诊断第一年内的手术风险和预测因素:EpidemIBD研究结果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