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

曾任全国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530815.html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胰酶在胰腺内提前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可导致胰腺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等反应。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胆道疾病:最常见

2、胰管梗塞:蛔虫、结石、狭窄、肿瘤等。

3、十二指肠乳头病变

4、暴饮暴食和酗酒;本病的最常见诱因。

5、手术与创伤:胰胆管损伤。

(二)发病机制

各种原因使胆汁、肠激酶、组织液返流到胰腺,使胰蛋白酶原等提前激活,胰腺自身消化、坏死,炎症因子入血多器官损伤

病理改变

急性水肿型:90%,间质水肿伴细胞浸润,预后好。

出血坏死型:少见,结构破坏伴多系统损害,预后差。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多在饱餐后或大量饮酒后急性发病。

1、腹痛:本病主要表现与首发症状。上腹正中或左上腹有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的刀割样痛,向腰背部放射

2、恶心、呕吐、腹胀:常呕吐频繁,但吐后疼痛不减轻,伴腹胀甚至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一般为轻至中度热,持续3-5天,重症胰腺炎时高热持续不退提示继发感染。

4、水电酸碱紊乱:脱水、代酸、低钾、低钙。

5、其他:休克常见于重症胰腺炎,是最严重的表现。

(二)体征

1、水肿型:仅上腹胀及轻压痛,肠鸣音减弱;无腹肌紧张、反跳痛。

2、出血坏死型:急性痛苦面容、屈膝位、.上腹压痛、腹膜刺激征;腹胀明显、肠鸣音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黄疸,

Grey-Turner征、Cullen征、手足抽搐(预后不良)。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常升高,但与病情及预后不成比例,以血淀粉酶为早期诊断敏感指标,超过正常值得3倍为诊断标准,血脂肪酶出现较晚适合就诊较晚病例,尿淀粉酶少用。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中性粒C增多,核左移。

2、C反应蛋白(CRP):可评估和监测胰腺炎的严重性。

3、生化检查:血糖持续升高、血钙下降,常提示预后不良。

4、影像学检查:首选B超,增强CT对胰腺坏死诊断最有价值。

1、轻症急性胰腺炎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2)抑制胰腺外分泌的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PPI、生长抑素(效果肯定)等。

(3)解痉镇痛:-般不用胃肠解痉药,常用杜冷丁等药,或配合异丙嗪,禁单用吗啡。通便可用大黄水。

(4)抑制胰酶活性药:如加贝酯、抑肽酶等。宜早期使用。

(5)抗感染:常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素及甲硝唑,常规使用。

2、重症胰腺炎治疗

(1)一般治疗:与轻症胰腺炎治疗相似,但时间更长。

(2)营养支持:先行肠外营养,病情趋向缓解后考虑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最好置鼻-空肠管。

(3)抗休克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并发症治疗:肾衰一血液透析,呼衰一呼吸机辅助。

(5)外科治疗:用于内科治疗无效有严重并发症如脓肿、囊肿、肠坏死等。

护理诊断

1、疼痛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3、体温升高与胰腺炎症、坏死或继发感染有关

4、潜在并发症:胰腺脓肿、囊肿、休克、急性呼衰等。

文章精选

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溃疡性结肠炎

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你好!护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ff/62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