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将至身体最怕6件事,如何健康安全度

北京手足癣十佳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还有几天就进入三伏天了。尽管前不久国内很多地方降雨量很多,但是过后的天气确实越来越炎热。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气温升高,各种健康问题接踵而来,对很多“老病号”来说,是最难捱的时节。年三伏天的总时间为: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如何能够健康、安全地度过三伏天?来看看专家们的养生建议吧!三伏天,身体最怕这些事儿!一、颈椎最怕空调,风扇来替代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空调可以迅速降温,但常吹空调会影响人的排汗功能。排汗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降温过程,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人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就会降低,中枢调节能力下降,会引发各种不适。另外,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这个吹空调方式伤身哦!因此,最好少开空调,用风扇代替来降温。还可以多开窗,加速空气流通也有助于降温。特别是老人,由于机体衰弱,对温度的调节能力有限,更要少吹空调,出门可带把扇子。即使吹空调,也不要整天整夜地吹,可以开一会儿再关,温度也不要调太低,保证室内外温度差不超过7℃,同时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身体。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温水澡。二、喝水最怕快,绿茶老少咸宜伏天气温高,人体容易脱水,因此大量补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但是,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水喝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喝水时,可以选择喝点绿茶。因为伏天人体流失的不仅是水分,很多电解质也会流失掉,绿茶不仅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其中所含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对人体流失的电解质进行迅速补充,进而维持体液的动态平衡。此外,绿茶能够消除倦意,提神醒脑。如果不宜饮茶,可以在白开水中加点儿盐,也可以通过吃西瓜、喝绿豆汤等方式来补充水分,但绿豆性凉,对于小孩儿来说,不宜大量饮用。三、眼睛最怕晒,物理防晒效果好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一定要进行物理防晒,比如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四、锻炼最怕早,游泳最避暑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五、家里最怕灰,每周勤打扫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六、肠胃最怕凉,睡觉护好腹部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睡觉时,不要赤膊,要身穿睡衣,这样可以护好腹部,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穿得少就一定凉快,当温度高于37℃的时候,皮肤反而不能散热,还会吸收外界的热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夏季男性不要赤膊出门,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专家教您如何安全、健康度三伏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间段,以辛温祛寒药物贴敷在不同穴位,治疗冬天易发作的宿疾的方法称之为“三伏贴”,又名“三伏灸”、天灸。“三伏贴”亦可配合针刺、汤药等方法,疗效更好。使用的时候必须经中医辨证论证,因为病与证不同,同病可能不同证,冬病夏治法适用于虚寒证,禁用于发热,如结核病多属热证,用了则热更盛,这是必须要注意的。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是对患者负责,因人制定药方贴敷才会有效。有些患者可能不适合这种灸法或贴敷,中医可以选用其他冬病夏治法,如针灸,拔罐,熏洗等。适用范围:1、消化系统:虚寒性胃脘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结肠炎,消化不良,腹泻等。2、呼吸系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等。3、骨科疼痛:虚寒证头痛、颈肩腰腿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变,骨质增生等。4、补肾养气:体质虚寒,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弱。使用方法:一般成人贴8-10小时,儿童贴4-6小时,每次4-10穴位,每个穴位1贴,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整个三伏天都可以使用。注意事项:1.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2.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3.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皮肤科就医。4.贴敷期间,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食物。冬病夏治感恩回馈特惠“三伏贴”一次只须30元会员再享特惠后折扣知恩堂中医门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dy/89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