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伤寒论总结:
.8.6
姓名:吴佩桦
1.桂枝汤(普通感冒):发热恶寒,时而有汗,脉浮缓(切忌:无汗不能用)
桂枝30克,芍药30克,甘草13克,生姜25克,大枣12枚劈加热稀粥
①普通感冒合并以前就是亚健康加柴胡30克。
②感冒合并以前就有气管炎,或者就咳嗽,加厚朴30克、杏仁20克
③有项背的症状,疼,僵疼、发直,一活动就疼,加葛根40。
④受凉了以后肚子里没有气体、没有硬结、就是腹肌痉挛,芍药你要用到30克到40克,桂枝30克,甘草十几克,生姜大枣,吃了就好了,一副就好了,如果这个人很瘦,很弱,加45克黄芪
芍药30-40克,桂枝30克、甘草13克,生姜大枣,吃了就好,一付就好了
⑤桂枝加附子汤;炮附子:增加循环,让心脏加强运动,加强供血,体表组织得到血液濡养,可以恢复它的调节机能,汗腺就闭上了
⑥感冒留下的身疼的后遗症,桂枝汤。
加茯苓:分消利尿
加人参:提高他的循环能力,补充他的体液
桂枝汤的作用:补充体液,温通血脉
桂枝:大补元气,补充体液,温通血脉
芍药:通血脉,破血痹,通血痹还是通血,舒缓血管
生姜大枣:补充体液
甘草:缓急
葛根:通行津液,葛根止渴,也有解肌透表的作用,葛根比发汗次一等。
2.麻黄汤(病毒性的感冒):脉浮紧,无汗而喘,头疼,身疼,腰疼,骨节疼,肌肉疼,(切忌:有汗不能用)
麻黄10克,桂枝30克、杏仁25克、甘草15克
麻黄汤的作用:开张汗腺,麻黄和桂枝一起发汗,麻黄和石膏一起利是尿
杏仁:治肺,也是排异去痰的,治喘就是因为实它能把肺里的有害物排出来,厚朴也有这个意思
麻黄:?发汗促进汗腺分泌,?利尿,利尿液,?能提高血压,提高血压为什么?利尿需要加循环加快,经过肾把有害的东西分泌出去,通过汗腺也需要供血,循环要更加有效,用汗腺把有害的东西分泌出去,通过汗腺代谢到体外。
3.透表热型:发热无明显恶寒,无汗(不同于麻黄汤的无汗,麻黄汤的无汗皮肤是干燥光滑的)
面相:潮红,小红点,斑,疹,痘
舌象:充血,多数干燥
脉象:浮数
上冲:咳嗽,眼泪,喷嚏
孔窍干燥:眼睛干燥涩,鼻腔干,口干舌干,有的耳朵疼
从血,从循环末梢,从微血管出血排。这个排异的形势很多,甚至于比用排汗的形式还多。
?透表汤:(急性咽炎):特征:发热咽喉疼,有的大便秘,有的大便还正常,有的发渴,有的不渴,发热在他基础体温以上
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紫草15克,桔梗20克,牡丹皮30克,知母30克甘草15克,怀牛膝30克,石膏30-50克,大青叶30克,山豆根15-20克加(咽喉消炎丸,六神丸)
?麻疹:低烧,上冲的势力强,身上无汗,脉细数,喷嚏,鼻涕,咳嗽,眼泪,头疼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紫草,牡丹皮,甘草,升麻
?甲流:表现全乏力,喉咙痛,干咳,发烧,恶心呕吐,不想吃东西,拉肚子。
银花,连翘,牛蒡子,牡丹皮,桔梗,怀牛膝,各30克,桔梗甘草13克,
如发烧加葛根,,大便干燥加紫草15克加知母30克,
有下痢不用理中用黄芩黄连
不要用生姜半夏止呕
高热无汗不用生姜大枣
大便非常干燥,好几天没有,大黄可以加,知母石膏可以加。
知母石膏是通肠的比大黄次一等,紫草比这二个更次一等。
感冒与麻疹分不清时就用升麻,紫草,赤芍,银花,连翘,牛蒡子
感冒不忌透表,麻疹脑炎忌发汗。
牡丹皮桃仁怀牛膝,这三味药,这是伤寒论上的。伤寒论上对于有充血的的肿物,用它叫破血或者叫化瘀。不管叫什么,就是把这个充血的肿物排出去。
治血的药:牡丹皮怀牛膝紫草,你去掉这三味药,你一副药好不了
桔梗甘草;向外排的,桔梗甘草这两味,是伤寒论上的一张方子,这两味,是治咽喉的,排脓的
山豆根这一味也是温病上的,常常是用它治嗓子治咽喉的。
还有一个知母就是通肠,比那个用大黄的方子要轻。
红花一般的是,它这个活血,带有养血、补血的性质。
三七的活血带有止血的性质。
牡丹皮怀牛膝紫草知母:向下排的
如果要没有渴,不怎么喜欢喝水,石膏可以不用,没有便秘知母也可以去了。
4.麻杏石甘汤(肺炎)身无大热,汗出而渴,咳嗽、喘,不恶寒,脉浮滑、大,舌苔白
常发生于感冒后或原发,脉证相同,便同病同方。(一定不恶寒)
麻黄10克,杏仁20克碎,石膏50克,甘草15克
麻黄10克,杏仁20克碎,石膏50克,甘草15克加银花,连翘,牛蒡子
石膏:不恶寒才能用
有高血压的人吃麻杏石甘汤,把麻黄换成在12克西洋参,效果更好
5.栝蒌汤(肺感染)出现高烧,喘,胸闷,多痰,小便赤,大便秘,问这怎么办?
(无汗身疼者方1:高烧、喘憋、多痰、小便赤,大便秘。
方一(无汗身疼者):栝蒌40克,杏仁25克(研碎),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研),桔梗20克,知母30克,葛根40克,甘草15克。
方二(有汗身疼者):栝蒌40克,杏仁25克(研碎),知母30克,桔梗25克,半夏20克,生姜15克,甘草15克。)这方子还可以加茯苓(40克),可以加利尿的。
栝蒌50克,杏仁30克,茯苓40克,桔梗30克,泽泻30克,甘草15克。
二陈汤(治痰):陈皮30克,茯苓40克,半夏20克,甘草15克,杏仁20克,厚朴20克
栝篓作用肺胸,把这部分的有害的物质从大便排出。
知母通肠,佐栝篓把肺里的东西从大肠里往外排。
肺里利小便,茯苓是利尿的第一药。
半夏陈皮越陈越好。
茯苓泽泻是通阳化水的利尿的,肺里的有害物也可以从尿里排出去。
肺里的热,通肠最好,栝篓第一,知母第二,半夏是排胃里的东西。
桔梗是痰特别多时加
二陈汤你要把茯苓去了,应该起一百分的作用连三十分也没有了。
咳嗽有两种:①一个是肺炎,感咳嗽冒了得肺炎,咳嗽,咳嗽是什么?是肺里的分泌物那是排出来的,要通过咳,从气管里排出来,这就叫咳嗽。
②再一个是肺结核也咳嗽,气管炎也咳嗽。
但是咳嗽和喘有一个关系,听明白了吗,和喘也有关系。
但是它从哪里来的,有一个关系,你慢性气管炎,你感冒了那不就桂枝汤证吗?加厚朴杏仁嘛,对吧。听明白了吗?这不就区分了吗?
慢性咽炎这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把毒排出来,他给你退烧,要不就是你自个不懂这一点,反正是毒没排出来,最后留下的叫后遗症,哪个后遗症也是因为毒没排出来。
留在哪儿,哪儿生病,留在这儿,没完没了,咽炎,为什么咽炎?它把免疫系统压制,破坏。按西方医学的话来说把你的免疫力破坏了,甭想好了。慢性病了,要想好怎么办呢?中医给你完善你的体能,慢慢排出去就好了。听明白了没有?
这个肺炎、肺感染好了以后,还留有一点,都怕冷风。(注意事项)
①一呼吸冷风,就来了,咳嗽,喘,痰多,来了。他是真是怕冷风,特别这孩子。好了以后,抱出来冷风一刮,回去就咳嗽,百分之百。要避免冷风,不是说让冷风吹着咱回去喝二陈汤,避免冷风。
②还有一个吃的过咸(盐),了就厉害,这是两个。
③第三个,吃肉,准复发,厉害。要吃清淡的,适寒温,不是越热越好,适宜,寒温要适度,因为肺啊,它的表面要张开比我们身体大得太多,大20多倍,这个呼吸冷空气就和我们赤着身(去上衣)没什么区别,你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6.心下痞(急性胃炎、宿食发烧,)发热恶热,扬手踯足,肚子气体,脉浮滑,急性心下痞,按之软,发热恶热,不大便,口气,脉滑、舌苔黄或白厚
①三黄泻心汤:大黄(渍)1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
②附子泻心汤,大黄(渍)1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加炮附子10克
用附子,是因为有心衰,要提高心脏功能,同时在排异。
③生姜泻心汤,生姜,干姜,半夏,人参,甘草,大枣黄芩黄连
④甘草泻心汤,甘草、干姜、人参、半夏、大枣黄芩黄连
⑤半夏泻心汤,半夏,人参,干姜,甘草,大枣黄芩黄连
这三个泻心汤没有大黄。
为什么没有大黄?
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大便日多少次?大便日几十次。这是一个共同的东西。
还有一个,呕,痞,食臭,打嗝,臭味,还是不往下走,还是发酵。因为有大便,次数很多,我们说肠子里没有东西了,胃里的下不去,听明白了不?
大便十几次,几十次的,那肠子里还能有东西吗?肠子里的宿食、宿便都没有了,怎么还干呕食臭呢?
老呕,出不来,打嗝,屎味,你想一想胃里是什么情况,所以用什么呀?
用干姜,用人参,用半夏,用甘草。咱说说这几味药的作用。
干姜是干嘛的?止痢,肠子里空了,别再拉了,别再泻了,停吧,停住了。
胃里怎么办?半夏是把胃里的东西往下走。
生姜也是胃里的东西向下走,生姜半夏互相作用,把胃里的东西,向下到大肠里。
人参呢?人参是增加循环,提高胃的蠕动能力,也是向下走。
甘草,缓解这种急迫的病情,缓急。
大枣,也是缓急的。生姜大枣,生姜半夏,生姜与半夏是止呕。
怎么能止呕?让胃里的东西向下走。人参提高胃的功能。干姜包括黄连有止痢的作用。
你看看这三张方子,相差不多,症状也相差不多。看一看,
黄连黄芩是什么作用。这个黄连黄芩吃了以后,能降低这个胃肠的温度,它怎么着降低?它是制止它的发酵,能制止这个生物的繁殖,痞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满,撑的慌,在心下。
⑥黄芩黄连汤方(治急性肠炎):黄芩36克,黄连30克,白芍30,甘草15克。分两次服。急性肠炎:大便,多次大便,腹痛,有时候发烧,大便一天五六次,六七次都可以
⑦葛根芩连汤方:葛根50克,黄芩36克,黄连30克,白芍36克,甘草15克。分两次服大便一天七八次,十来次,拉稀便,肚子疼,发烧,发渴,记住发渴。这个要出点汗。所以叫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葛根是解肌的,排异的。黄芩黄连也是排异的,芍药甘草是止疼的
发热下利而呕—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发热而呕—葛根加半夏汤
发热下利腹疼—芩连芍药汤;
⑧白头翁汤(中毒性痢疾):白头翁42克、秦皮30克黄芩36克、黄连30克、茯苓40克、泽泻30克、白芍36克、甘草15克、分两次服,或者早晚各一服,病重日三服或日三夜一服
白头翁汤(中毒性痢疾),这一个是治痢疾的。肠炎,痢疾要比肠炎重。这一天排几十次,也可以有脓,也可以有血,弄得那肠粘膜,有时候这个排出来的东西挺可怕的,一条子一条子的肠粘膜都排出来了,和肠子一样,发高烧39度、甚至于40度都可以发生,40度以上都可以发生,这一个包括中毒性痢疾,白头翁秦皮黄连黄芩茯苓泽泻芍药甘草,这方子是我的。
这前四味是对肠的排异的,茯苓泽泻利小便,就是把从大便排异的东西分一部分从小便排,
小便也排,大便也排,芍药甘草是治肚子疼的,它有一个区别,黄芩黄连汤和葛根黄芩黄连汤都是一天吃两次,那一剂吃两次,这个白头翁汤非常的紧急,高烧啊,一天几十次啊,非常的吓人啊,白头翁汤的药重啊,吃法要是轻一点啊,一天两次也行或者是一天三次,早晨中午晚上,各吃一次,吃三次,要再重可以日三夜一,白天早上中午晚上各吃一次晚上半夜可以再吃一次,有两天就好了,就是这个方子,就是一张方子的问题,都是非常安全的,这个肠炎也好、痢疾也好,是外源性的、是内源性的从哪辨别,注意发烧这是一个,发渴、一定有发渴,如果要不是外源性疾病,绝不会发渴,也不会有发烧,说不发烧不明显的发烧,发渴一定是有害的东西排不出去,排出去就好了。
发热下利身疼,身疼,一看就是中毒性的,白头翁汤;发热下利后重而渴,后重是老坠着,这个直肠肛门这老坠着,老想排排不了,这很难受的中医叫后重也叫下重,它也是白头翁汤。
(学员)师傅下利带血的能不能用白头翁汤?下利带血。(郭老)下利带血的问能不能用白头翁,就是得用白头翁,有血也好有脓也好,其实就是肠粘膜有肠粘膜,甭管他有什么东西,一定是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有一个特点,这是中毒性的,你看他有身痛,高热身痛,体温都比别病高,比这几种下利体温都高而且有身痛;后重特别的还有一种症状就是后重;再一个就是渴这是标准性的症状。
⑨柴胡黄连干姜汤:说个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这一个啊是没有热的,这是个慢性病,这是个内源性疾病,脉细一般都是脉比较细、无力、舌苔白或者是薄白或是白滑、少腹或者是脐下疼,下利一天三五遍六七遍、不渴,食欲不好、神疲体倦、口苦口干,特征就是腹痛无热,腹痛下利、下利溏便,或有肠黏膜也可能有脂肪,大便是这种状态。这个病常常是因为急性痢疾,或者是肠炎,老用消炎药造成的这种慢性的,我开个方子把这方子抄下来。
柴胡黄连干姜汤(慢性结肠炎)柴胡30克,黄连25克,干姜13克,白术30克,茯苓40克,党参30克,黄芪40克,桂枝30克,芍药30克,甘草13克
腹痛就用白芍,不腹痛就不用,这张方子的用药,你可以在前几张方子来看:
干姜,止利;黄连,止利,如果说排便是有排异的意义的,这就是用黄连在结肠往外排异,用干姜止利的这不矛盾
柴胡也是在结肠里排异的;
茯苓、白术是从小便排异的;
党参、黄芪是加强循环的;这个方子还可以加桂枝30克,加桂枝30克,就加强了茯苓白术利尿的意义,就这么个用法就行了,
如果说大便次数太多,干姜你可以用13克,最多用15克,如果说大便次数不多,一天一两次干姜可以不用,腹不痛不用白芍,这个方子可以多吃几剂,不是三副五副七副六副,你可以让他吃一个月也没有问题。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