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第二批“公交都市”试点城市,福州市已编制完成《福州市公交场站专项规划(-)》。针对公交场站缺口、公交车辆“无家可归”的情况,5年内建设63个公交场站!
▲网络配图
规划:5年内建设63个公交场站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交场站选址布局,市交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规划院编制了《福州市公交场站专项规划(-年)),重点对公交薄弱地区加快场站建设,近期至年,远期至年。
根据福州市近远期公交车拥有量,《规划》布局公交综合车场19处,公交停车场21处,公交换乘枢纽84处,其中对外综合交通枢纽9处,轨道交通接驳枢纽45处,一般换乘枢纽30处。
结合城市旧改情况,考虑公交场站迫切性需求,交通部门将选取用地落实难度小,实施较为容易的场站,形成近期建设项目清单。年至年计划实施63个公交场站,用地面积约69.57公顷。
▲网络配图
这些薄弱片区将加快场站建设
福州市规划建设的63个公交场站,包括公交停车场、公交停保场、公交综合车场、公交首末站、公交换乘枢纽等,重点服务公交辐射能力薄弱片区。
其中,公交停保场建设,将侧重于在城区西北部、城区东南部、马尾、长乐、甘蔗、南屿、南通等地。
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的侧重点,既会侧重于因城市用地资源紧张而影响公交辐射能力的成熟居民片区,也会面向城市扩张发展区域。
包括金牛山公园到乌山西路周边、五凤兰庭小区周边、梅峰路沿线、中央商务区、烟台山至大坪路、金山公园东侧片区、五四北、三江口、螺洲、南屿、南通等地。
根据公交和地铁换乘需求,共布置45个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其中1号线9个、2号线及其延伸线12个、4号线11个、5号线12个、6号线8个、滨海快线2个,9个位于两条轨道线路的换乘站。
加强配建和立体开发
据悉,福州近年来借鉴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国内外城市的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场站建设模式。坚持节约土地、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大拆大建,倡导配建型及小港湾公交场站。
结合周边物业进行综合开发,计划在秀山、亚峰、地铁金山站、后坂、城门、梁厝、下洋江口等12处公交场站用地结合周边物业进行综合开发。
目前,地铁金山站公交枢纽站已启动建设,占地约平方米。该项目系福州第一个轨道站点、公交场站和上盖物业一体化开发项目。
该地块在土地出让时,就明确要求土地摘牌单位要配套建设公交枢纽站,并移交给相关部门,解决公交停放问题。
据了解,我市目前西门公交首末站、文山里(软件园)公交首末站等均为深港湾式小型公交首末站,未来西洋公交场站的建设也将遵循这一模式,五凤公园公交场站将作为公园的配套建设,体现配建的理念。
此外,公交场站也由以前的低容积率向立体开发转变,比如在建的斗门公交停车场及拟建的义序公交综合车场,均考虑了立体开发,单车占地面积大幅减少。
=▍文章来源: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福州房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
▍内容整理:掌上福州小掌柜
▍综合编辑:掌上福州(转载须注明)
掌上福州
把福州生活,装进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