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肺癌时讯

基于NEJM_Lancet_JCO_Annoncol_JTO

每月更新

本期导读(关键词):免疫治疗:肺炎和结肠炎处理、肿瘤内免疫治疗的缓解评估标准itRECISIT、HLA校正的TMB作为预测标志物、TMB的一致与标准化、肺鳞癌;靶向:不可逆/可逆ALK易位、ATR抑制剂、BET抑制剂;mTOR抑制剂于小细胞肺癌。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01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inCheckpointInhibitor–InducedPneumonitisPublishedonJune25,,atNEJM.org.血管活性肠肽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肺炎。1例黑色素瘤患者发生复发性肺炎,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无效。通过《金氏结节病调查表》定量分析他的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结果发现他的整体健康和肺部疾病值有所降低。CT扫描显示广泛的固化,发现符合复发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的分析排除了感染,但显示淋巴细胞增多且调节性T细胞减少。启用吸入性血管活性肠肽(Aviptadil,Bachem)制剂治疗,剂量为每天三次,每次70μg,以避免糖皮质激素相关的副作用和全身性免疫抑制。血管活性肠肽已显示可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并通过其G蛋白偶联受体(VPAC1和VPAC2)增强调节性T细胞来抑制1型辅助T细胞(Th1)反应。它在结节病中的吸入应用增加了肺泡调节性T细胞并减少了促炎细胞因子,从而改善了临床状况。吸入性血管活性肠肽治疗可改善肺部临床和放射学。对BAL液的分析显示,肺泡淋巴细胞减少,CD28表达减少,调节性T细胞增加。在治疗过程中抑制了自发性和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反映治疗对炎性肺泡环境的逆转。血管活性肠肽与毒性作用无关,并且不影响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型。停止治疗八周后,患者出现全身性黑色素瘤的非肺部疾病进展。研究者的发现支持吸入血管活性肠肽作为一种局部治疗,以减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肺炎患者中发现的肺泡炎症。不能根据这个病例确定这种疗法是否对肿瘤进展有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研究血管活性肠肽是否可能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肺炎的治疗选择。02TofacitinibforRefractoryImmune-RelatedColitisfromPD-1TherapyPublishedonJune11,,atNEJM.org.JAK抑制剂Tofacitinib成功治疗PD-1抑制剂导致的复发性免疫相关结肠炎。1例胃癌患者在PD-1抑制剂治疗的第10个周期时发生了腹泻,疗效评价为PR。患者初始对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治疗反应很好,但是在剂量递减的过程中再次发生了腹泻。重启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无效,2剂infliximab(5mg/kg、10mg/kg)亦无效。转用vedolizumab,初始mg,2周和6周后再各一剂。患者对第一剂反应较好,之后腹泻复发。三线使用tofacitinib口服10mg每天两次,快速解决了腹泻问题且成功进行了糖皮质激素的逐步停药。对患者腹泻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药物使用、粪便查细菌和病毒,均为阴性。在tofacitinib启用前开展了结肠镜检查,提示肉眼下黏膜正常,但是组织病理检查提示显微镜下结肠炎。JAK-STA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途径是主要的调控信号通路,整合了来自天生和适应性免疫的要素,因此潜在在自身免疫和癌症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认为tofacitinib口服方便、起效快,可以在复发免疫相关结肠炎的试验中进一步探索;同时也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yf/74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