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营养学家统计,每克荔枝肉含糖类13.3g、蛋白质0.7g、脂肪0.6g、钾mg、钙6mg、铁0.5g、镁17.8mg、磷34mg及多种维生素、有机酸、果胶等,对人体有补益作用。
荔枝以其甘甜细滑的口感,鲜艳的色泽,晶莹剔透的果肉,丰富的营养而成为水果中的上品。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荔枝也赞誉有加。荔枝虽然有如此丰富的营养,但不能多吃,否则很可能会患上「荔枝病」。
「荔枝病」是什么?
「荔枝病」原为产地地方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市场的繁荣和交通的发达该病在非产地亦可发生。所谓「荔枝病」医学上称之为荔枝急性中毒,是一种由于吃荔枝引起的低血糖症,它的致病原理尚不完全明确。
患者表现为吃荔枝后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感到饥饿,口渴或腹泻。严重者又突然昏迷、抽搐、瞳孔缩小,甚至呼吸衰竭等。
「荔枝病」有以下特点:
(1)「荔枝病」,不是传染病,与吃荔枝有关,但不是所有吃荔枝的人都发病。连续几天或一次大量吃荔枝后容易发病,特别是儿童。
(2)患者在吃荔枝期间饭量减少,甚至不想吃饭,常在清晨突然发病,自觉头晕、恶心、无力、出汗,可突然昏迷、抽搐,瞳孔散大,生理反射消失或减弱,无病理反射,心率快,心音低钝,但常无心律异常,化验检查时,血糖明显降低。此外,常见肝肿大,肝功能损害。
(3)低血糖是本病早期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而且对整个疾病过程起重要影响。因此,迅速纠正低血糖是抢救「荔枝病」人的关键。
(4)由于低血糖,可继发引起全身功能和物质代谢紊乱,患者常出现脑水肿、酸中毒,最后死于呼吸衰竭。给予葡萄糖治疗后仍昏迷的病人,可能已发展到脑水肿阶段。
荔枝为什么会诱发如此严重的低血糖?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查阅国内文献普遍认为是:荔枝富含果糖,果糖不能直接为机体利用,必须经由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才能直接为人体所利用。一旦过量食用荔枝,便会有大量的果糖等待肝脏进行转化,果糖转化酶就会「供不应求」,一些人尤其是儿童对果糖的转化能力较差。
同时果糖刺激胰岛β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引发低血糖反应。而且进食荔枝过量影响了食欲。
但是这此观点无法解释,其他富含果糖的食物:比如蜂蜜、西瓜等,为什么不引起低血糖。
总体来讲,把低血糖的责任推给果糖,站不住脚。
(2)年4月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研究报告更加有说服力: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降血糖素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抑制了正常的脂肪氧化和糖异生,加剧了夜间空腹期的低血糖,破坏了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从而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和爆发性脑病发作。而且在未成熟荔枝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成熟果实。食用未成熟的荔枝更容易患病。
「荔枝病」的诊疗
1.临床表现
「荔枝病」多在清晨3~8点钟突然发病,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心悸、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口渴和饥饿感,或发生腹痛、腹泻症状。
个别严重患者可突然发生昏迷、阵发性抽搐,检查可有脉搏细弱而快、瞳孔缩小、呼吸不规则(呈间歇性或叹息样)、面色青灰、皮肤紫绀、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此外,还有个别人对荔枝过敏,会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2.诊断依据
①食荔枝史:特别是连续多日大量食用荔枝;
②晚间进食荔枝(未进食晚饭或进食很少)清晨发病多见,但也有少数在白天发病。伏期数小时,病情进展快,主要表现低血糖的临床症状,严重者有昏迷、抽搐、面肌或四肢瘫痪等;
③荔枝病一般不发热,同时合并其他疾病也可发热;
④血糖低于正常,推注25~5O%葡萄糖后病情可迅速好转,重症单用葡萄糖治疗疗效欠佳。
本病若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康复,不留任何后遗症。若延误治疗,低血糖时间过长,可致死。
3.实验室检查
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糖下降,白细胞计数大多升高,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血电解质基本正常,重症可有低血钾及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脑脊液和肝功能基本正常。
4.临床分型与治疗
荔枝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轻重两型。
轻型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脑组织因能量代谢紊乱及代谢产物中毒而发生障碍,出现先短暂兴奋后转为抑制的功能性紊乱状态,此时迅速纠正低血糖、对症处理是救治的重点,大多轻症病例均能在短时间内苏醒。
若延误治疗,低血糖昏迷时间超过5h以上,就可继发地引起全身性机能和物质代谢紊乱,出现能量代谢障碍、脑水肿、缺氧、昏迷、频繁抽搐、休克、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时单纯补充葡萄糖已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促进毒物排泄、用脱水剂治疗脑水肿、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滴、镇静抗惊、纠正酸中毒和心律失常、维持正常血压、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加强支持疗法等。
「一颗荔枝三把火」
荔枝成熟期恰逢夏季,是一些酷暑疾病的高发期,加之荔枝的含糖量在水果类里属于比较高的,而大量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会影响身体代谢,如果身体又缺乏维生素B,免疫力较差就容易滋生炎症。比如吃完荔枝没漱口,口腔内的糖分很多,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比较容易发生口角炎、喉咙痛、生疮等。
为了避免吃荔枝引起口腔炎症和发生「荔枝病」,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充分浸泡和清洗荔枝壳表面的保鲜剂及农药。
②不要过量:营养师协会建议,成人每天摄食水果~克即可,而进食荔枝等糖分高的水果,进食量最好不要超过克,儿童一次不超过5颗
③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
④有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龈肿痛、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糖尿病的病人不要食用鲜荔枝。
⑤适当「降火」。适量服用绿豆汤或绿茶水以减少吃荔枝引起的「上火」症状。
⑥及时纠正低血糖。因进食荔枝而引起低血糖者(头晕、乏力、出虚汗等),可喝些白糖水纠正低血糖,症医院治疗。
小贴士:糖尿病人吃水果需要注意什么?
戳链接:糖尿病患者想吃水果:6点建议
小贴士plus:荔枝如何挑选与保鲜?一看:凹凸不平纹路深的荔枝,通常果核较小。荔枝的龟裂片相对较大并且规则,口感相对较好。
二捏:捏荔枝底部,能够明显感到坚硬的说明果核较大,捏起来偏柔软说明果核较小。
三摸:水润圆滑的荔枝新鲜,若荔枝果皮发干,那么这种荔枝一定是储存了很长时间,不新鲜了,购买时一定要避免。
荔枝保鲜小窍门
未经保存处理的荔枝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可以把荔枝喷上点水装在塑料保鲜袋中放入冰箱,利用低温高湿(2~4℃,湿度90%~95%)保存。将袋中的空气尽量挤出可以降低氧气比例以减慢氧化速度,提高保鲜的效果。
(滑动查看内容)
点击下方关键词即刻获取相应文章
感冒猝死定制头像
失眠药
气到中毒流感咋治
胰岛素
碱中毒
被猪咬伤需要打狂犬吗
CPR按断肋骨
糖皮质激素
头孢配酒?
五颜六色的尿
孕妇退热
变色龙奥美拉唑
少年服感冒药后自杀
激素停药
HP阳性要不要治
氯吡格雷基因检测
降压药
纠正低血钾
阿托品和莨菪两兄弟
抗菌药
非甾体抗炎药
林黛玉的病
脱发
首发
内分泌时间
编辑
玥廷、鹤儿
投稿及合作
zhaohe
dxy.cn题图
站酷海洛
简单三步,将我设为「星标」
用药资讯抢先获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