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腹痛,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粘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其他症状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病人呈慢性面容,精神状态差。肿着呈消瘦贫血貌。并发症:主要包括中毒性巨结肠、直肠结肠癌变、大出血、急性肠穿孔、肠梗阻等。
患者的自我保健: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主讲专家
消化科李慕然
副主任医师博士
擅长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和治疗,胃肠道疾病内镜下治疗
天津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重点从事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炎症性肠病方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天津市局级课题3项,《Human-defensin2(HBD-2)在胃肠相关疾病中的研究及临床意义》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在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篇文章
供稿:消化内科
编辑:王永刚
责编:李哲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