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条款,急性心肌梗塞属于“确诊即赔”的病种,如何能做到“确诊即赔”呢,如何能够通过更多的了解急性心肌梗塞在医疗临床的情况而避免不必要的理赔难度呢,今天我们请到了龙大夫给我们详细说明一下该病种在临床上的情况。
PS:理赔需要满足“四选三”的条件,具体如下:
急性心肌梗塞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须满足下列至少三个条件:
(1)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2)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3)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4)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室射血分数低于50%。
Q1
典型临床表现一般怎么描述?
突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呈压榨感、紧缩感、窒息感,或胸闷、胸憋(一个/数个上述症状),伴有放射痛,持续>20分钟。
Q2
这些症状对于没有医学知识的人来说描述起来可能不会这么准确,是否会影响医生判断?
心内科医生接诊胸痛患者,会询问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加重因素及缓解因素,而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医生的初步诊断结果,举一个例子:若患者说我胸口出现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医生不会优先考虑急性心肌梗死,而会考虑主动脉夹层的。
Q3
一般病历上医生对于临床表现会如何描述?
举个例子:患者于2小时前没有任何原因出现胸痛症状。医生在病历中是这样描述的:患者于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约25分钟,劳累后加重,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Q4
新近的心电图改变如何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举例说明)
急性心肌梗死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以下表现:缺血型改变:缺血型T波改变:1)心内膜下T波高而直立;2)心外膜下T波倒置→损伤型改变: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ST段单向曲线型抬高→坏死型改变:病理性Q波(振幅≥1/4R)或者QS波。
Q5
说实话,这些表现实在是很专业,但理解起来确实有些难度,心电图上会直接写出上面的变化么,如果没有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会在不同阶段,有上述心电图表现,心电图上是否写上述文字性的描述,跟医生的习惯有关。但是病历中医生会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表现,也就是说这是一段时间内的一系列的心电图。
Q6
如何理解心肌酶有诊断意义的升高?(举例说明)
在起病首24小时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数值≥2次超过正常值上限有助于诊断心肌梗死。
医院检验科的生化检测仪器不尽相同,在参考值上会有细微差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Q7
如何理解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举例说明)
在心肌损伤后1-3小时内可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升高。
发病后24小时内,超敏肌钙蛋白升高或升高后降低,并有≥1次数值超过正常上限,或相邻2次结果比较,升高≥20%,提示急性心肌损伤;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则支持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Q8
如何理解心肌损伤标记物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举例说明)
CK-MB及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整体变化趋势是:化验指标先升高→化验指标达到峰值→化验指标逐渐回落至正常
Q9
是否可以理解这是一系列的变化,也就是说需要做很多化验?
是的,需要进行心肌损伤标记物以及心电图的定期复查。一般情况下,会在发病时检测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发病6小时后,可再次复查心肌酶及心电图,此后定期复查上述检查及化验。
Q10
如何理解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举例说明)
左心室射血分数指的是左心室的射血功能,可以评估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正常值为50-70%。该项指标可以通过心脏彩超评估。
Q11
心脏彩超评估是否能够得到明确的射血分数?能否举例说明呢?
心脏彩超上可以显示明确的射血分数数值。红色框是射血分数数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Q12
四个理赔条件中,哪些比较容易实现?
前3项比较好满足,若第四条-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这个条件满足了,提示病情较重,一般情况下前3条也都满足了。
40岁中年大叔重疾险该怎么选?
80岁的老人还能买百万医疗险吗?
65岁的老人还能买百万医疗险吗?
医院国际部、特需部、VIP部等医疗费用如何报销?
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主要有哪些区别?
35岁40岁,两个投保年龄的坎儿
“小”保险公司的“大”股东们
什么是“智能核保”?
重疾险鄙视链,你的重疾险在哪一层?
“甲状腺结节”还能“标体”投保医疗险、重疾险吗?
百万医疗险投保多高保额才合适才够用呢?
一文搞懂标体、除外、加费、延期、拒保几种核保结果
大保险公司VS小保险公司?
同质的保险,为何不同保司之间价格能相差50%?
购买保险的渠道你选对了吗?
同是癌症多次赔付,理赔却有差别?重疾险该有的技能
百万医疗险VS重疾险傻傻分不清楚
医疗险只有“百万医疗险”这一种吗?
我们选择“百万医疗险”时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