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都在各种食物当中,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各种食物.有些食物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不宜吃的.这是为什么呢.这跟过敏体质有关.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食物过敏是人体摄入食物后,食物中的过敏原引起的免疫系统介导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与食物中毒的区别见下表
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日常生活中可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豆类、小麦、鱼虾、肉类、海鲜、坚果和水果等众多种类。食物过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根据不同国家饮食习惯的不同,其主要致敏食物也不尽相同。我国主要致敏食物有:鱼类、甲壳类、乳类、蛋类、蘑菇、坚果、水果类、麦类等。
食物致敏的原因
食物主要经由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其致命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食物过敏原、食物交叉反应和食品调味料、添加剂等。
食物过敏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种族性。研究发现,若父母一方有食物过敏,则其子女的患病率为30%~40%;若父母双方均存在食物过敏,则其子女的患病率为60%~80%
食物过敏最本质的原因是人体对特定的食物过敏原蛋白组分过敏。目前已分离鉴定出一些植物源性食物和动物源性食物的过敏原组分。值得注意的是,转基因食物中可能出现新的过敏原蛋白组分,其也可以引起人体过敏反应,需要小心鉴别。
食物交叉反应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由于存在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使得食物过敏原存在交叉性。动物源性食物的交叉反应一般出现在牛奶与羊奶、不同种鱼类之间,植物源性食物的的交叉反应则在不同的目、科、属之间都可能发生。例如,对茼蒿过敏的患者,使用芹菜、茴香、胡萝卜等也会引起过敏。值得注意的是,对尘螨过敏的患者也可能对某些水果过敏,对特定花粉过敏的患者也可能对某些水果过敏。
食品调味剂和添加剂也会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在很多情况下,人体对花生油、防腐剂、色素、香精等食品调味剂和添加剂过敏。但此种过敏原会被所吃的食物所掩盖,让食物成为过敏反应的“替罪羔羊”,殊不知这些也可以引起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的症状
食物可以引起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心血管等系统的过敏症状。消化道的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可引起口腔溃疡、慢性结肠炎等疾病。呼吸道的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咳嗽、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哮喘以及口腔粘膜综合征等。
皮肤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色风团、丘疹、口唇红肿等。心血管系统的过敏症状则为心跳加快、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严重者可产生过敏性休克。
食物过敏的防护
到医院过敏反应专科确诊对哪些食物存在过敏反应,之后再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对牛奶过敏的患儿可使用水解配方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取代牛奶;
选择使用替代食物,如对动物蛋白(鸡蛋)过敏可用优质植物蛋白替代;
对食品调味料和添加剂过敏的患者应注意烹调食物的方式,食用之前注意阅读食品配方说明书;
注意避免烹调厨具上带有残存的致敏食物或存在交叉过敏的事物,每次烹饪后清洗厨具;
避免进食前后运动,以免发生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
对于过敏症状或已知是过敏体质的人,需仔细记录饮食状况,书写食物日记,弄清楚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