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龙峻标,一名中国医院副主任医师。
这是我的付费订阅频道,专门给大家分享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腹痛、腹胀、反酸、便秘、烧心、慢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脾胃问题及解决方案。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主页私信我。
在西医临床中,将消化不良分为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中,则主要研究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中属于“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需要辩证施治疗。
因为消化不良的情况很常见,生活中可能因为在晚餐时突然吃多了之后就出现了消化不良,肚子胀得很难受,晚上睡觉也睡不着,但是第二天好像又没事了,所以很多人不会引起重视。但如果长期出现消化不良的表现,并且感觉到身体其他地方也不舒服,这时就不能忽视了。
中医认为消化不良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气机不利、胃失降和。正常生理情况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而胃主降,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在行属土。中医里面将消化不良的不同表现分为了4种证型,便于对症进行治疗。
1.肝气犯胃型:肝气犯胃型消化不良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很多都是情志调节紊乱引起,现代人由于生活、工作、学习等压力过大,导致情绪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精神也变得很紧张。长期下来由于情志抑郁会造成肝气郁结,肝、脾、胃同处中焦,肝又主疏泄,脾升胃将的功能协调赖于肝的疏泄调达。此时若出现肝气郁结,容易横逆犯胃,使脾胃受伤,受纳和运化水谷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因肝气犯胃导致的消化不良,会出现胃脘胀痛,疼痛可累及胁肋处,经常会有嗳气表现,平时喜欢叹气,容易烦躁易怒。所以这类人群很容易生气,因为鸡毛蒜皮的事也能生气很久,一生气,症状就会变得更严重,等心情平复下来后,症状又逐渐缓解。
2.饮食停滞型:饮食停滞型消化不良也在生活中很常见,如今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得到改善,暴饮暴食的行为经常出现。当出现暴饮暴食,或经常吃一些肥甘后腻的食物,导致脾胃不能及时消化食物,增加脾胃负担,对脾胃造成伤害。脾胃一旦受损,中焦气机就会阻塞,脾胃的健运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下降。
饮食停滞型消化不良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脘腹胀满,因为肚子里都是没消化的食物,还容易出现嗳腐吞酸,因胃内食物太多,常常会反流到口腔。有时不小心,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将一些没有被消化的食物从胃内吐出。
3.脾胃虚弱、痰湿停止型:上述两种情况如果得不到解决,对脾胃反复刺激,脾胃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或有一些本身脾胃就比较虚弱,其纳运无力,导致痰湿滞留中焦,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机逆乱。因为脾胃还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当脾胃变得虚弱,自然承担不了体内的水湿运化,久而久之导致体内湿气越来越多,脾胃也会越来越虚。
痰湿停止型的消化不良可见胃脘痞满,餐后容易出现早饱,有嗳气症状,常常不思饮食,口淡无力。整个人也很没精神,四肢乏力沉重。
4.寒热互结、气不升降型:脾胃升降失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机结滞于中焦,酿热伤肌。脾胃性喜寒热特点的不同,决定了本病病理改变多为寒热错杂互结。这种情况常常见于误用下剂,损伤中阳,外邪乘机而入,或湿滞日久化热,寒热互结、气不升降。
这种类型的消化不良会出现胃脘痞满不通,但是胃部灼热,且有嘈杂、吞酸这种。还会出现口苦、有肠鸣音,就是肚子咕咕叫,有时还会出现腹泻。
因此,当长期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不要再忽视了,每一种症状的出现都有其相对应的证型。先搞清楚证型,再对症处理,否则久而久之脾胃会变得越来越差,影响其他脏腑的健康。
结语:恭喜您成为我的订阅用户,为了更好的帮助各位朋友,我可为您提供,1对1私信答疑解惑,解决健康难题。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脾胃科龙俊标),进入我的主页,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