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约为.9万例,也就是说,每分钟就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坦率地说,虽然医学技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内已经取到了突飞猛进的创新,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晚期癌症而言,依然是不可治愈的。
因此,健康人尤其是肿瘤高危人群的体检,对于早期发现肿瘤,提高肿瘤生存率,至关重要。
为了能让体检真正落到实处,医院的丛悦医生根据各类主流癌症的特点,告诉大家靠谱的、权威的、真正有用的筛查方式。
肺癌
每年1次胸片/低剂量胸部CT
40岁以前,建议每年查体一定要查胸片,且最好每次胸片均在同一医疗机构进行,以便于前后对比;
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长期吸烟的人群,每年1次低剂量胸部CT。
注意,不要做所谓的高分辨胸部CT(HRCT),建议做胸部CT薄层平扫即可,另外建议最好在同一家医疗机构进行连续复查,这样方便影像的前后对比。
胃癌
每2年1次胃镜检查
40岁以上,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各种各样“老胃病”、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烟酒史人群,每2年做一次胃镜。
其他的上消化道造影、血清蛋白酶源检测等,作为辅助手段,胃镜是最优选。另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阳性者正规抗感染治疗,复查阴性为止。
肠癌
大便潜血检查+肛门指检
每隔3-5年1次肠镜
无论任何年龄的正常人,建议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测,又便宜又高效,敏感度极高,极少量消化道出血既能出现阳性结果,是消化道肿瘤筛查的有效武器。
同时,肛门指诊也是筛查直肠癌的利器,许多低位直肠癌都是通过指诊首先发现的,因此切勿忽视这个简便易行的检查哦。
对于潜血或肛门指诊有问题,或高危人群(有肠癌家族史、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腺瘤或者长期大量烟酒史等),推荐定期肠镜检测。
普通人群,50岁以上,推荐每隔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肝癌
高危人群,每半年AFP+腹部B超
在中国,超过80%的肝癌患者,都是由于乙肝病毒或者丙肝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导致的。
对于有肝癌家族史、肝炎病毒携带者或者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建议每半年筛查血清AFP水平+腹部B超,必要时需要进行超声造影或者腹部增强CT/MRI检查以排除小肝癌可能性。
正常人,可以每年或定期复查。
图片来源: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