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请高度重视便血

实例:曾遇到一位50多岁的病人,身体一直较硬朗,只是近1年来时常会发现大便表面带一些暗红色的血迹,他一直以为是痔疮出血,所以没太在意,直到一次偶尔来我院做了个指诊,门诊医师高度怀疑为直肠癌,进一步肠镜发现直肠中下有一个表面糜烂的肿物,几乎占满肠腔,经活检病理显示是直肠腺癌。当医生告诉他发现便血应该早些来做肠镜检查时,他显得非常后悔,长叹一声“不知道啊……”

提起便血,似乎在大家眼中就是代表着痔疮、肛裂,还有鲜红的颜色。其实不然,小小便血,玄机无数。所谓医者,无非望,闻,问,切,而望对于便血的诊断则是相当重要的,所谓查颜观色也。

便血——暗

暗色便即为脓血便,指的是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液,也有血液,血液外观较稀薄,有时含有大量黏液。暗色便或含有黏液的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例如:

1、持续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秘/腹泻+暗色便=直肠癌

早期直肠癌多数无症状,但是随着大肠癌的生长,到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问题。待到后期,直肠癌会使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病质。

2、果酱式+排便困难+暗色便=结肠癌

分左、右结肠癌,结肠癌患者早期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腹痛,稍后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中毒症状。

3、疼痛+里急后重+腹泻+呕吐+暗色便=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症状,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在少数病人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每天30次的高热与腹痛。

4、腹泻+腹痛+暗色便=多发性肠息肉

多发性肠息肉又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多发性息肉多与遗传、饮食、炎症刺激因素有关,且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常见的症状有腹泻、腹痛、便血。便血常持续,后期伴有恶变。若继发感染,以上症状则加重,大便稀软、味臭、带有泡沫,有时带粘液脓血。亦有大便秘结伴里急后重感。此外若位于直肠下端较大瘤体,便后可脱出肛外,呈暗红色、乳头状肿物。

便血——红

红色便即为鲜血便,红色便大多为急性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鲜血便一般来自肛管直肠疾病,例如:

1、喷溅/滴落+无痛+鲜红=痔疮

痔疮是肛肠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不同分期的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严重时可能会有喷溅血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表现。

2、无痛+血与粪便不混合+鲜红=直肠息肉

直肠低位息肉的典型症状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当然,如果息肉位置高、数量多,有时血液也会与粪便相混。

3、擦拭/滴落+便时疼痛+鲜红=肛裂

表现为排便时肛门疼痛,便后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伴有便血,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或擦拭见血。

4、肿物+坠感+便秘+鲜红=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黏膜糜烂,破溃后有血液流出。

建议

一旦您出现反复便血,再回头一望的同时,尽快联系您的消化专科医生,安排肠镜检查,只有肠镜检查才能最终真正明确您的便血原因,切勿武断的将便血只当作痔疮、肛裂。

每天健康一点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白癫疯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lf/33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