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
医行天下
来源
医学界消化频道
病例[1]:患者,女,46岁,因子宫肌瘤入院行子宫全切术,术中、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静滴3d,第4天出现腹泻,每日10余次,伴阵发性旗绞痛、腹胀、高热,体温39.6℃,腹部X线片发现低位不完全肠梗阻,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26.9×/L,中性粒细胞0.92,急查大便涂片为革兰阳性杆菌占优势,大便常规白细胞满视野,临床诊断为难辨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立即停用头孢噻肟,改口服甲硝唑和静滴替硝唑,加服双歧杆菌口服液,体温于4d后正常,5d后腹泻停止。
病例[2]:患者,男,64岁,因中上腹疼痛、反酸,于年2月9医院就诊。既往有胃溃疡史。查体:血压/90mmHg,腹软,剑突下有轻压痛,其余均(-)。给予奥美拉唑口服,嘱每日晨起空腹服1粒。患者因当日上午未进食,而将服药时间改在午餐前服1粒。当日下午即感腹部不适,晚8:00时开始剧烈腹泻,水样便,次数频繁达数十次,当晚基本未间断,量多。同时感口渴明显,饮水较多,表明有明显脱水。第2天就诊,查体:肠鸣音亢进,余(-)。查血常规正常,大便常规示水样便,红细胞(-),白细胞(-),脂肪球(+)。给予口服矽碳银,补液、庆大霉素、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2d后改口服补液盐,腹泻持续6d后,逐渐恢复。追问病史,患者为过敏体质,经常发生皮疹,有青霉素过敏史。平时胃肠功能较差,多有便溏,每日3或4次。
腹泻是指排便在一日内超过3次,或粪使中脂肪成分增多,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脓血。腹泻按病因分类可分为6类(表1)。
表1腹泻的分类
分类
引起原因
感染性腹泻
多由细菌(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痢疾杆菌),真菌(肠念珠菌),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寄生虫(阿米巴、血吸虫、梨鞭毛虫)感染或集体食物中毒而造成;
炎症性肠病
由直肠或结肠溃疡、肿瘤或炎症引起;
消化性腹泻
由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或暴饮暴食而起;
激惹性或旅行者腹泻
常由外界的各种刺激所致,如受寒、水土不服,过食海鲜、油腻或辛辣食物刺激等;
菌群失调性腹泻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由于肠道正常细菌的生长和数量或比例失去平衡所致,一般多因长期应用广谱、强效、耐酶的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而诱发;
功能性腹泻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如紧张、激动、惊吓或结肠过敏等引起。
药源性腹泻是指由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便次增多及粪便性状改变。临床特点包括水样便、糊状便、脂肪泻、黏液脓血便或见有假膜。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严重者可有寒战、高热、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其病理生理基础是肠道黏膜损伤和胃肠功能紊乱。根据致病药物的特点常分为两大类: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如林可霉素、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常引起假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等。;②非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腹泻:如抗肿瘤药物等引起的化疗相关性腹泻(CID),以及其他药物所致腹泻。
表2可能引起腹泻的药物
药物种类
药物
机制
抗菌药物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广谱抗生素较窄谱更易发生,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诱发的AAD最高
是伴随抗生素的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
子宫收缩药
垂体后叶素、麦角新碱、卡前列素、卡前列甲酯、地诺前列酮、利托君
对平滑肌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可引起腹泻。
抗肿瘤药
巯嘌呤、氨鲁米特、依西美坦、阿那曲唑、表柔比星、伊达比星、长春地辛、多西他赛、羟喜树碱、达沙替尼、美法仑、博来霉素、丝裂霉素、卡铂、洛铂、奥沙利铂、奈达铂、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宝伐单抗、替伊莫单抗、帕尼单抗等
用作化疗时,因毒性大,可引起腹泻。
抗抑郁药
氟西汀、丙米嗪、多塞平、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米氮平、曲唑酮、文拉法辛、安非他酮、度洛西汀、去甲西林等
如长期或过量服用,可引起腹泻。
抗结核药
利福平、利福喷丁、帕司烟肼、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
可引起腹泻。
抗凝血药
肝素钠、肝素钙、依诺肝素、华法林
可干扰消化道黏膜中磺化黏多糖代谢而偶见腹泻。
抑酸剂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
常见副作用是腹泻,其次是恶心、呕吐及腹痛,但发生率极低。
免疫抑制剂
青霉胺、环孢素、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硫唑嘌呤、咪唑立宾、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雷公藤总苷
可引起腹泻。
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治疗
1.因化学刺激所引起的腹泻,可选用双八面体蒙脱石,以覆盖消化道,与黏膜蛋白结合后增强黏液屏障,防止酸、病毒、细菌、毒素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
2.对激惹性腹泻,应注意腹部保暖,控制饮食(少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同时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
3.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可补充微生态制剂。在肠内补充正常的生理细菌,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达到止泻的目的。
4.对药物引起的严重腹泻,医院诊治或停药。
5.对AAD,应及早停用相关的抗生素,对于原发病必须继续使用抗生素者,可给予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同时采用支持疗法、补液、补钾、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参考文献
[1]张延霞,袁康,陆龙.难辨梭菌性腹泻分析及预防措施[J].医院感染学杂志,,(02):39-40.
[2]洪慧丰,郝建青,李安华.奥美拉唑口服致严重腹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04):-.
[3]张石革,朱建明.药品不良反应救治与防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