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溃疡性结肠炎近期重要研究进展汇总

导语: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仅有结肠症状,也可伴发全身症状。来源:梅斯医学这里小编盘点了近期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些相关研究与大家一同分享。托法替尼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托法替尼为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I期试验显示出潜在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能力。近日,3项III期研究进一步评估托法替尼的疗效诱导和维持效果。在OCTAVE诱导1和2试验中,名接受过常规治疗或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接受10mg每天2次的托法替尼或安慰剂,治疗持续8周;在OCTAVE维持试验中,名对诱导治疗有临床反应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维持治疗,托法替尼(5mg或10mg每日两次)或安慰剂,治疗52周。结果显示,对于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托法替尼是有效的诱导和维持治疗药物。抗人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PF-与人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MAdCAM-1)结合,可选择性地减少淋巴细胞进入肠道。近日一项II期临床研究研究对PF-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考察。研究在21个国家的个医疗中心进行,18-65岁的、有3个月以上的、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超出肛门边缘超过15厘米的、对常规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随机接受7.5mg,22.5mg,75mg或mgPF-或安慰剂,每4周一次。结果共纳入人参与研究,PF-较安慰剂12周缓解率提高。结果表明,PF-对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具备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最佳临床疗效剂量为22.5mg和75mg。小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初始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往对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回顾性研究对疾病进展描述和治疗效果的预测能力有限。近日PROTECT研究对诊断后治疗标准对结果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在北美的29个医疗中心开展,共招募名4-17岁的新发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参与。结果治疗12周后无激素治疗的预测因子包括:基线PUCAI低于35(OR2.44)、12岁以下儿童基线白蛋白高于1微克/分升(OR4.05)以及4周内治疗缓解(OR6.26)。治疗12周后需进行治疗升级的预测因子包括:基线总梅奥评分11以上(2.59)、直肠活检嗜酸细胞计数小于或等于32每高功率场(4.55)、直肠活检表面绒毛状改变(3.05)或未达到4周内缓解(30.28)。该研究确定了新发小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初始治疗方案对于治疗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额外的治疗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早期结果,特别是对出现严重疾病和需要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术前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与腹腔手术不良术后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越来越多,但其对术后结果的影响仍不清楚,许多患者需要手术干预。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评价了术前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与术后不良反应的关系。研究使用来自一个大型国家数据库的保险索赔数据来确定18岁及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纳入了例患者,分析发现回肠袋组中,与未接受抗TNF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抗TNF药物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但这一结果不是在结肠切除术或直肠结肠切除术的人群中。回肠袋组患者的多变量分析也观察到并发症的增加。表明接受结肠切除术或全直肠切除术患者术前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然而,接受回肠袋-肛门吻合术的患者在手术90天内使用抗TNF药物治疗,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溃疡性结肠炎持续活动性炎症负担与结直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情一直处于持续变化过程中。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溃疡性结肠炎累积的炎症负担对结直肠肿瘤风险(CRN)的影响。一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了名患者,进行为期13年的随访,共97人(9.8%)发展为结直肠肿瘤。分析显示,累积炎症负担与结直肠肿瘤进展显著相关,持续轻度、中度或严重的活动性炎症分别导致患者10、5、3.3年后结直肠肿瘤风险提高。独立的不连续结肠镜检测对肿瘤的预测效果不显著,而5年的结肠镜炎症平均得分与结直肠肿瘤风险显著相关。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持续的结直肠活动性炎症导致患者肿瘤风险显著增加,有计划的结肠镜检查对患者病情监控具有指导意义。英夫利昔单抗用于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治疗对于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ASUC),英夫利昔单抗(IFX)诱导治疗后维持治疗的效果尚未被充分评估,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IFX诱导治疗后,维持治疗的给药及监护策略。41名患者参与研究,其中5人(12%)在3个月内接受结肠切除手术,1人未完成随访研究,其余35人中6人(17%)在3-12个月内接受结肠切除手术。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中,14人接受巯嘌呤单药治疗,15人接受巯嘌呤/IFX联合治疗。随访12个月,联合治疗组2人(13%)以及单药组1人(7%)接受结肠切除。15人出院后接受硫嘌呤代谢产物监测(56%),11人接受粪便钙卫蛋白监测(34%),4人接受血清游离脂肪酸监测(20%)。在首次内镜后天内,63%的接受IFX治疗患者进行二次内镜评估。研究认为,对于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维持治疗方案可降低80%患者结肠切除风险。梅斯医学(MedSci_ms)

改善医疗质量

赞赏

长按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lf/31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