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常常听到身边有人说自己平时没啥问题,但一夜之间就生一场大病,猝不及防的打击!有些病真的可以“潜伏”很久,让你不能察觉,一旦爆发,就来不及了,这些病肯定读过《孙子兵法》,跟我们斗智斗勇!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48岁的姚先生是一名设计师,平常给别人做做平面设计,可没想不到竟然有一天自己的身体也会被“设计”一把。一个月前,他因为急性心梗而住院,却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了“潜伏”着的结肠癌!重点是,“我平常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啊!”
因急性心梗而住院治疗
发现“潜伏”着的结肠癌
姚先生回忆,大概是从一个多月前,感觉左上肢和胸部都有闷痛感,浑身还冒冷汗,感觉到医院就诊。急诊医生判断姚先生是急性心梗后,马上联系心内科给姚先生进行了手术。
术后住院一切按部就班,姚先生心想着赶快修养好就可以离开了,但万万没想到事情还没完!
因为心梗用了抗凝药,结果出现了消化道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心率达到次/分以上,医院外一科副主任黄海主任医师立刻为他进行抢救,通过肠镜发现姚先生得了结肠癌。
黄主任表示,姚先生的这个结肠肿瘤已经有四五公分了,初步判断肿瘤处于中期。一般来说,得了结肠癌会出现血便、腹痛、肠梗阻等症状,但姚先生回忆他平常并没有什么肠胃不适的症状,大便也都正常,“还真是不心梗都不知道得了结肠癌啊!”
黄主任给他做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目前姚先生的恢复状态还不错。
肠癌可防可治
重在注意日常饮食
黄主任表示,姚先生得的结肠癌是大肠癌的一种,还有一种是直肠癌。目前大肠癌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已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并且其发病率正以4.2%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
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但是并非不可防治,如能早期发现也是能有治愈希望的。
早期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视。中晚期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
“预防肠癌,还是要多多注意日常饮食习惯的。”姚先生平常应酬多,几乎每天吸两包烟以上,油腻的东西吃得也不少,自己本身还有高血压,身体偏胖,这些可能都是他患上结肠癌的原因。
日本、韩国、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因为都喜欢吃腌、炸、熏的食物,而大肠癌的发病原因与饮食过度精细有关,摄入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增加了患大肠癌的几率。
黄主任提醒,平常不要吃太多高脂食物,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但是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也不可过量,否则会造成肠梗阻。
要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红肉、烟熏烧烤的要少吃。植物纤维可加速食物的运动,使粪便变软,使排便顺利。
其次,要多运动。保持每日大约20分钟的中度日常运动,有助于排泄物通过肠道,协调排泄。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将患大肠癌的危险降低一半。
养成定时排便的生活习惯。大便中的毒素在体内积累时间过长,有害物质被肠道吸收,就可能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和口腔异味等症状。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便秘、肛裂、痔疮等肛肠疾病。
另外,积极治疗已患的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如有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家族性结肠癌或息肉病、家族性多发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医院咨询或检查,以便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往期精彩
入秋三分虚,进补正当时!常吃十种宝,胜过冬虫草!
99%的人都不知道,饭后做这些事后果竟然这么严重?轻则便秘,重则中风!
越喝水湿气越重?那是你喝错了方法!
点的都健康又美丽!
↙点击“阅读原文”医院我的家,参与投稿和媒体登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