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急症十二井穴的临床应用

北京哪个医院对白癜风治疗有效果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911.html

导读:许多人认为中医是慢郎中,治不了急症,这绝对是对中医的误解。比如十二井穴,用于急症,经常会有“起死回生”的效果。十二井穴治疗一切属热、属实、气滞血凝之急性热性病,疗效确切。

漫谈十二井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十二井穴即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左右共十二穴。分属手三阴、三阳六经。“井”者,经气所自出也,如水之源,经气始行于此。以上十二井穴是急救泻热之效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笔者临床经验,凡一切属热、属实、气滞血凝之急性热性病,均可采用十二井穴放血疗法,以达到泻热、降逆、镇惊、安神、通闭开窍之目的。不少危重患者,经采用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并适当配合其他穴位,可使患者转危为安,屡见不鲜。今举数例,以兹验证。

一、中风实症:王某,男,56岁。平素身体健壮,一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颜面潮红,两手固握,痰声曳锯,六脉弦劲滑实。急以宣窍开闭,泄热熄风为法,针刺十二井穴放血,每穴挤血十余珠。

另配合针刺百会、上星、印堂、人中、曲池、合谷、内关、劳宫、足三里、太冲、涌良。针后神志渐清,声音稍出。针灸数次病情迅速好转。后针百会、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诸穴,月余始愈,四肢活动恢复正常。

按:本例属中风实症,“中脏者,多滞九窍”。今人事不省,牙关紧闭,两手固握,痰声漉漉,脉弦劲滑实,皆为中脏之候。针十二井穴,有泻热宣窍,通闭熄风活络之效。十二井穴分属手三阴,三阳六经,针刺放血不但有祛淤,通闭之效,且有接续经络之作用。凡中风初起应连续针刺放血数次至10余次,可使病情迅速好转,否则将有气滞血淤,经络阻滞而造成肢体长期偏瘫,功能不易恢复之虞!

二、冬瘟:王某,女,29岁。患冬瘟症。初起头痛,发热恶寒、周身作痛,口干咽肿,经某医误用辛温发散之品,助热耗阴,内热更炽,而造成气营两燔,发生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汗出蒸蒸,昼轻夜重,脉浮数,苔白中黄,舌质赤绛,颜面潮红,肌肤妁手。为针十二井穴,复针大椎、风府、风池、曲池、合谷、外关诸穴,针后神志略清,口渴欲饮,是夜汗上热解,次日病去大半。后投以辛凉清解剂而愈。

按:本病多因内有蕴热,外感时邪,热邪相搏,其热势炎炎,汗出蒸蒸,热不为汗出而解,多伴有神昏谵语,烦躁不安之候。先针刺十二井穴放血,以挫其邪热壅盛之势,继而再针大椎、风池、风府、曲池、外关、合谷诸穴,以收祛风淸热,解表发汗之效。病虽不能尽愈,也可去其大半,复投以辛凉解表,清热养阴之品,莫不得心应手,多获良效。

三、中暑:64年夏,适值麦收季节,天气异常炎热,曾遇一中暑患者,身热面赤,脉伏而数,昏闷不省人事,为针人中,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诸穴,知觉渐复,后针十二井穴放血,而醒。

按:凡因夏季暑热薰蒸,又因本气亏损,疲劳奔走于烈日之下,或工作于高温通风不良之环境,易感受暑邪而发病,针泻十二井穴以泻热通闭。配曲池,合谷、人中、足三里不但可宣窍清泻阳明经之邪热,而且可疏阳气而清暑邪;针内关可强心复脉,以通心阳。以上诸穴不但用于治疗中暑疗效卓著,且对一切急暴之症,亦多获良效。

四、绞肠痧:一搬运工人,因天气酷热渴甚,喝了不洁之水,饮后即感腹内不适,行不数里,腹痛转甚,医院附近,便翻滚于地,两手抱腹呼痛不止,肢冷汗出,面色发青脉沉而紧。吐之不出,泻之不下,腹痛如绞,此为绞肠痧无疑。遂针上中下三脘,加气海、足三里、内关。针后痛不为减,昏瞀欲绝,复针十二井穴放血,每穴放黑粘稠血十余珠,针后腹痛转轻,并觉宽舒,后针金津,玉液,呕恶即止。

按:本病多由进食不洁之物,复挟暑热或秋燥之气,清浊二气混淆,气机壅塞,肠胃机能失其常度所致。凡遇此症,针刺中脘、气海、内关、三里等穴往往不能奏效,须针刺十二井穴放血,而针金津、玉液、委中、曲泽等穴放血,即“实者泻之”。“菀陈则除之”之意。使气机调达。血行畅通,始能全愈。此症虽来势迅猛,若能采用放血疗法,往往可应手而愈。

五、狂症:刘XX,女,21岁。因与爱人争吵、愤怒过度,致使肝气抑郁,痰火结聚,蒙蔽心窍而致神志迷乱。哭闹不休,怒骂不止,日夜不寐,面红目赤,狂躁不宁。为针神庭,印堂,人中,神门内关而不效,后针十二井穴放血,神志渐安,患者二目紧闭,神困眼涩,连连呵欠,难以自持,遂卧倒床上,竟呼呼入睡,一夜未醒,次日除面容有些呆滞外,则一如常人。

按:癫狂多由五志过激,心火暴盛,肝胆郁结,木火内燔,以致痰阻淸窍,神明受扰所致。十二井穴放血不但可通窍启闭,且可清泻诸脏之热,配合谷、神门、内关诸穴可获清心安神而泻火,火邪得泻,关窍得通,则神明自安。  

六、气厥:一老妇,因与邻居发生口角,愤怒过度,突然跌扑昏绝于地,面色靑紫,四肢厥逆,僵卧如尸,二目紧闭,气机梗塞咽喉。六脉沉细似无。针人中,通里、内关、合谷诸穴,效果不著,后针十二井穴放血,针后知觉渐复,长叹一声,始能哭出声来。苏醒后,唯觉胸闷不舒,加刺膻中,气海,胸闷滞塞始得宽舒

按此病是大气大怒,肝气郁结不通,气机阻塞而发为气厥。针泻十二井穴以及人中,合谷、通里、内关,有泻热,通窍,启闭之功。膻中主一身之气,气海为人身生气之根,二穴皆为治疗”气病”之要穴。针之能使气机调和通畅,则气厥自愈。

以上仅举数例,其他有如小儿高烧惊厥;或瘟毒发颐,咽喉焮肿;癫痫频发,昏瞀不省人事,以及暴发火眼,风火牙痛,热邪壅盛。痛疼不止,阳气暴绝,虚脱休克等危急重症,针刺十二井穴放血,具有泻热,镇惊,启闭开窍,熄风止痉,醒脑开郁之效。若与其他穴位相配,更能相得盖彰,而发挥其治疗效能。

直肠滴灌疗法简介

直肠滴灌是中医内病外治疗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用药新途径。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用药途径。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粘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直肠用药可用于临床上儿童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如: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小儿肠炎,秋季腹泻,便秘,慢性结肠炎,急慢性盆腔炎,妇科炎症等。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服药苦难和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患儿。

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肺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用药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一种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观念的安全高效疗法,他对病人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小、操作方便、费用低廉。

一、不再吃药打针,直肠滴灌就好,

二、药物难吃莫着急,直肠滴灌来帮你,

三、宝宝有病怕打针,直肠滴灌笑嘻嘻。

四、药物难喝不用愁,直肠滴灌显身手。

五、宝宝有病输液难,直肠滴灌解心烦。

直肠滴灌得原理!中医讲大肠与肺相表里!药物通过直肠(大肠)给药吸收,上输于肺,通过肺得宣发输布于全身!药物吸收达到治疗!直肠粘膜起到一个吸收过滤的作用,药物吸收50%一70%没有肝脏的首过效应,大大减少了对小儿肝肾的损害!而且避免了输液的风险!安全行医!

长太纯中药直肠滴灌是从古就有的,现在已经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我们培训7年学员近万名,目前门诊开展,包括各地学员反馈安全高效,门诊经营30年,不打针不输液已近14年,而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更不用说医疗纠纷了!日门诊量到人次左右,完全用纯中药绿色疗法,正好符合国家政策,还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倡的中医药疗法,现在门诊都是按时上下班,非常轻松,减轻了自己得压力,也多些时间能够陪伴家人了!

用纯中药辨证施治,依从中西医理论,药物通过直肠静脉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确安全高效,我们十几年不打针,门诊量就是最好的说明!如果方便可以开视频聊天现场观看!

咨询电话电话号也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jx/50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