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他的灸法相关研究成果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于年入选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
他渴望让中医针灸“火”遍国内外。
他就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
吴焕淦
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两项国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民进上海市委员会医疗卫生专业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组织者和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主任、针灸免疫三级实验室主任。
筑梦:针灸真的很神奇
年,在浙江仙居县白塔镇,10岁的吴焕淦经常跑医院找同学玩。他回忆,同医院,“老先生80多岁了,中医治病特别厉害。”有几次他默默看着老先生给人看病,求医的人来时垂头丧气,回去时一身轻松,当时就觉得,中医真的很神奇。吴焕淦说,除了接触“很有本事”的老先生,堂兄也是医生,平素多有来往。15岁那年,他还看到家乡附近下乡医疗部队用针灸治疗耳鸣耳聋,针灸神奇的疗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从小被身边人和事影响,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小时候的他对中医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着对中医的喜爱,吴焕淦走上了学习从事中医之路,并于年考上浙江中医学院中医针灸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期间还为本科生讲授针灸学,“那时候是上大课,我给学生讲授耳针、头针等课程,并到浙江美术学院找画家画了头针、耳针疗法图,学生们学得都很用心。”说起研究生年代,吴焕淦的自豪溢于言表。就是在那时,他研习中医经典,读到了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所载:“结阴便血治验:……仍灸中脘三七壮……次灸气海百余壮……”,受其启发,吴焕淦开展“艾灸(中脘、气海、足三里)温养脾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对照肠镜结果发现艾灸对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等确有显著的疗效,极大地鼓舞了他对于艾灸的兴趣。
年,因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需要,吴焕淦奔波于浙江中医学院门诊部、医院、解放军第医院收集病例,并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为主攻病种。在解放军第医院收集病例期间,运用艾灸疗法改善了一位久治不愈患者的腹泻症状,因此,越来越多的结肠炎患者慕名前来求治。在该领域,逐步积累了丰富的中医针灸临床经验,为之后创立“艾灸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治疗肠腑病症”的学术观点奠定了基础。为此与中医针灸的不解之缘也由此缔结。
至年,吴焕淦在杭州已经“小有名气”,很多求医者慕名前来。有时候出诊地点很远,他会每天骑着自行车过去。“那个时候夏天太阳很大,每天骑车都晒黑了,但身体强壮了。”吴焕淦开玩笑地说道。虽然吃了不少苦,但对他来说,在杭州六年的学习生涯,为今后在中医针灸领域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初的梦想,就这样一点一滴在实践中照进现实。
圆梦:基于临床着力研究灸法作用机理
上世纪90年代,吴焕淦经硕士导师高镇五教授大力推荐,赴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跟随博士导师陈汉平教授学习。年,吴焕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艾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与动物模型的研究”,并于次年3月被中国中医研究院评为首届“医圣杯”国际中医药论文一等奖。同年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逐步将灸法的适应病种扩展,深入研究了艾灸的临床应用规律和作用机制。吴焕淦讲到,“艾灸疗法十分丰富,目前临床上常用温和灸、隔药饼灸、隔姜灸、隔蒜灸等,适用于虚、寒、痰、瘀等证”。因此,他开展了艾炙作用机制的系列研究,以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为载体,总结了临床诊疗规律,并取得确切疗效。其中,他所带领的团队在“中医灸法治疗肠腑病症的技术与疗效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肠腑病症成为中医针灸的优势病种。
在开展灸法研究的过程中,吴焕淦敏锐地察觉到灸法应用的缺陷和灸法研究中的难点。如:在艾灸治病过程中艾烟的作用和安全性问题,单纯的热刺激能否替代艾灸,灸材、灸位和灸量等对灸法疗效的影响,灸法与针刺作用的异同等等,亟需在灸法领域内开展更大范围的多学科交叉,以寻找艾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年,由吴焕淦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项目———“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成功立项,该项目系我国建国后首个灸法计划项目,已在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系列成果,年验收优秀,获得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高度评价:该项目极大地推动了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与发展,促进了中医艾灸的理论创新。他创立艾灸温养脾胃法治疗肠腑病症取得了较好疗效,该技术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其后在年,灸法的发展与创新又迎来了新的契机:吴焕淦领衔的第二个“计划”项目“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再次成功立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等12个单位共同参与、联合攻关,用交叉学科的技术和手段来研究艾灸效应的内源性调节、修复和保护机制,艾灸光、热、烟效应及其科学内涵,灸法与针刺作用的异同及其生物学基础等等,为指导灸法的临床实践、提高灸法临床疗效、促进灸法的国内外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追梦:发扬国粹更努力
吴焕淦始终坚信,想要发扬中医,除了自身的深耕,还要让更多人认识中医,了解中医。
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和“使者”。让中医走向世界,将中医精髓传扬,吴焕淦一直为之努力。他行医38年,也为中医针灸培养了的大量人才,至今已培养硕博士80余名,博士后5名,为中医领域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很多人成为医院医院的针灸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同时,吴焕淦还非常注重中医的传承。早在21世纪初,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