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消化年会重症溃疡性结肠炎

终身学习的路上,有你有我

———————————————————

———————————————————

10

15

往期回顾:

01

一项前瞻性观察性中国克罗恩病(CD)患者多中心登记研究

02

诊断性治疗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03

生物制剂治疗IBD的安全性问题:感染与肿瘤

04

克罗恩病维持治疗停药的时机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结局

高翔教授

医院

重度UC的定义:

血便≥6天及脉率>90bpm,或体温>37.8℃,或Hb<10.5g/dL,或ESR>30mm/hr。

血便≥6天+指标的个数与预后相关。

急性重症UC(ASUC)标准化初步处理:

入院;激素: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mg4天,局部激素mg2天;静脉补液:3L/d,60-80mmolKCL/d;停用抗胆碱能药物、止泻药、阿片类药物;静脉血栓预防、筛查(乙肝、水痘、结核、血镁及胆固醇浓度)、联系外科团队、监测大便次数及CRP;5-8天无充分应答考虑结肠切除。

影响UC肠炎严重程度的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HLA基因、TNFSF15、MDR1基因多态性。

微生物因素:菌群多样性,合并大肠埃希菌、弯曲杆菌感染,艰难梭菌,巨细胞病毒、EBV病毒。

急性重度UC预后的预测:

内镜UCEIS评分越高,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比例也越高。

医院外科水平是死亡的相关因素

相关基因位点突变(包括HLA、IL12B、TNFSF15)可预测50%患者3-5年需要手术治疗。

ASUC激素治疗结局相关指标:

CRP/Albumin比值可预测ASUC激素治疗3天后结局。

难治性UC发生率:

亚洲UC患者同欧美UC患者对激素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目前文献报道,难治性UC发生率占急性重症UC的30%。

国内三家IBD中心(医院、医院、医院)重度UC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分析

激素治疗第3天应答状态对长期结果的影响

激素治疗第7天应答状态对长期结果的影响

激素治疗第3天和7天后应答情况采用文献报道的Oxfordindex评价

重度UC治疗结局:

使用嘌呤类药物无效的患者,转换为环孢素后疗效不佳。这类患者应直接转换anti-TNF生物制剂治疗。

荟萃分析显示,难治性UC抗病毒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风险。

难治性UC口服SASP后,中位临床活动评分从6下降至2,CRP从0.58mg/dl降至0.16mg/dl。

重度UC的挽救治疗:

多项研究表明,中重度难治性UC转化治疗,环孢素和英夫利西单抗疗效基本一致,长期手术生存率及疗效和安全性均无显著差异。

医院数据

难治性UC序贯挽救治疗:

难治性UC患者序贯补救治疗CsA→IFX或IFX→CsA中,并发症、死亡率发生情况,两种序贯补救治疗方式并发症、死亡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他克莫司治疗中重度UC临床反应率与英夫利西单抗无差异,但对于重度UC,临床缓解率基本为0。难治性UC转他克莫司+AZA治疗1年、2年无手术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他克莫司组。

重度UC血栓形成问题

ECCO共识指出:静脉血栓形成与IBD疾病活动性相关,推荐所有IBD住院患者及术后患者预防血栓。

IBD患者静脉形成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因此应注意进行预防血栓,特别是处于疾病活动的患者。预防血栓应遵循抗血栓治疗临床指南。

重度UC手术治疗:

患者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或巨结肠需急诊手术。

转二线治疗方案5-7天症状仍不能缓解的难治性UC患者,需告知患者手术也是必要的、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术前长时间使用激素,会增加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更多全国消化年会内容精粹,将陆续介绍给大家,敬请期待!

(本文基于学术会议内容个人学习笔记,不代表讲课专家观点,仅供学习交流)

本周精彩内容提要(点击回看↓)

01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IBD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硫唑嘌呤(一)

02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IBD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硫唑嘌呤(二)+甲氨蝶呤

03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IBD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抗TNF药物

04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IBD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其他生物制剂

05

腹腔镜回盲肠切除术对比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回肠末端病变:随机对照开放多中心试验

5p

克罗恩病的升阶梯与降阶梯治疗:药物与手术

06

肠道通透性受损导致黏膜愈合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症状持续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atwallinside.com/jcff/1189.html


当前时间: